大,可以理解为一个全新的政党,1912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国民军政府,正式和北京北洋政府形成两个政府,引发南北对立,此后,孙中山积极筹备北伐推翻北洋政府,1922年,孙中山发起针对北洋段祺瑞的第二次护法战争,随即护法北伐军兵分三路进入江西,意外发生,当时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坚决反对北伐,最终引发了兵变,孙中山只能仓皇逃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战争):1926年——1927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1937年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1946年——1949年 国民革命战争,简称国共革命战争,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共两党在十年对峙时期两次合...
再来看看在《兵役法》、兵役行政机构(包含军管区、师管区)和壮丁摸底调查等制度法律的促进下,国民政府八年抗战的兵员募集情况。抗战爆发前,为了应对随时爆发的日军侵华战争,国民政府将大量的师管区调整为常备部队。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迅速投入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前线的国民革命军损失惨重。为了弥补兵员的损失,...
国民政府至少表面上完成了统一,但在硬实力上仍然跟日本存在巨大的差距。
七、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1941年12月24日_1月15日 胜利意义:该战役薛岳将军运用天炉战法重创日军,由于太平洋战争初期美英对日作战失败,中国此战胜利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与赞叹。 八、石牌保卫战: 胜利意义:该战役是抗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国民革命军英勇杀敌,粉碎日军企图攻打重庆的图谋,实现了蒋中正“...
国民政府为何要发动北伐战争?有多少势力参与了这场战争? 北伐表面上是主义之争,但实质上就是一场拳王(统治权)争霸赛。 参战各方都声称是代表人民利益,其实只有共产党才是代表人民利益。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是要有一个权威,一个大家都服从的权威,不然天下就要大乱,人民就要遭殃。用古话说,叫做“国不可一日无君...
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指的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称“大革命”。这是一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1、国民革命的背景 革命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更迭不是革命,因为封建王朝的阶级属性没有改变。1923年6月...
历史上的解放军正是利用了国民党军弱旅多而劲旅少的特点,以运动战的战法先打弱敌,各个击破,牢牢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十大军事原则第一条: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随着战争的进行,国民党的弱旅被成批消灭,解放军得以用敌人的人力物力壮大自己,而国民党军的精锐王牌难以得到其他部队的掩护...
1944年春天,战争形势对日军也越来越不利,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的日军彻底被美军分割开来。为此,困兽犹斗的日军只好从中国战场上寻求突破,企图彻底占领中国,和盟军长期对抗。于是1944年2月,日军大本营决定执行“一号作战计划。”并于当年4月,从华北、华东、华南各大战区抽调40余万军队进入河南和湖南等地区作战。日军...
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有4大集团军,分别为蒋介石的第1集团军,冯玉祥的第2集团军,阎锡山的第3集团军及李宗仁新桂系第4集团军。1928年北伐成功后,全国有5个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便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和这4个集团军。如果只从军事实力上来看,蒋的第1集团军算不上最强,但蒋介石掌握中央权力,位居正统,具有政治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