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其前身为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财政部主要职能包括拟订财税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分析预测宏观经济形势,参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拟订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
2023年,我们经历了不少波折,但2024年注定是我们奋起搏击的一年。国家财政在各个方面都加大了支出力度,全力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的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人们对政府在2024年的各项工作安排格外关注,尤其是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分配更是备受瞩目。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2024年政府财政的预算收支情况及其背后的重要意义。20...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石英华: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方方面面其实都需要财政支出。其实还是体现我们讲国家账本要在保障民生、促进发展(释放)积极信号。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尽管全国财政收入保持增长,但财政收支矛盾依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
非税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1. 政府性基金收入:这是国家通过向特定对象征收的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资金。政府性基金通常与特定的政策目标相关联,如教育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2. 专项收入:这是...
财政是 政府“理财之政”。财政是一种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其主体是国家或政府。是一国政府选择某种形式(实物、力役或货币),获取一部分国民收入,以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而实施的分配行为。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
国家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
随着《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为预算报告)的公布,备受瞩目的“国家账本”也浮出水面,新一年的财政重点与施力方向也得以明确。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28.5万亿元,增长4%。赤字率则按3%安排,全国财政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上年...
解读“国家账本”解读“国家账本”,首先要弄清楚国家财政的“家底”。根据预算法,政府共有四本“账”,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这四本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均纳入了人大审查监督的范围。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保持...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23年财政收支情况,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216784亿元,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了27万亿元,同比增长5.4%,支出规模再创新高。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都包括哪些领域呢?科学技术、教育、外交、文化体育、灾害防治、住房保障、节能环保,等等;可以说经济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财政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