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岂能因祸而逃避,见福就趋附呢?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原文:其一: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其二:力微...
“国家生死以”这句话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全诗为:“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句怅怀思。” 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诗中的两句,原诗全文如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则徐...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只要是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避逃离的意思。当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受到损坏时,就要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不能退缩。 该句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原文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
国家:(名)①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②指一个国家所领有的整个区域。 小提示:"苟利国家生死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生死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利国 全诗 原文拼音版 林则徐 林则徐 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出自( )之口 A 林则徐 B 于谦 C 秋瑾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题干中的这句话是林则徐留给后世的名言。 本题考查:名言警句,格言分析:题干中的这句话是林则徐留给后世的名言,主要涵义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在这里,“以”的意思是“用、把、拿”的意思.“生死以”是介宾结构“以生死(实际是‘以死’)”的倒装,把宾语“生死”提到介词“以”的前面.直译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思是:反馈 收藏 有用解析 试题来源: 用户热搜: 解答 【解析】答: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考查知识点:诗词鉴赏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与译文:作者: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汉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纠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离家外出去远行,无论到哪里,都会敞开宽阔大胸怀。我们要乐观旷达,心里不要难受悲哀。 世上大大事、国家大大事,是很难从没有过错中成功大,就连高官达贵也不是天生得来。
🌿 诗文原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评析 首联表达了林则徐以微薄的力量为国担当重任的决心,他已经感到疲惫,但继续下去,再而衰,三而竭,无论自己衰弱的体质还是平庸的才干必定无法支持。这与孟浩然的“不才明主弃”、杜牧的“清时有味是无能”等诗句同一机杼,都是正话反说、反言见意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