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强总理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田防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夯实基础。刘国中强调,要牢牢把准提升粮食产能这一根本导向,务实高效推进高标准...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财政资金保障,拓宽多元化投入渠道,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齐心协力完成好各项建设任务,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提高粮食产量和稳定性: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确保农田的灌溉和排水需求得到满足,为农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水分条件,使农田在干旱季节也能得到充足的水源灌溉,在洪涝季节能及时排水,避免农作物受淹,从而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改善农田的基础设施、土壤质量等条件,进一步提升农田的...
建议以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前提,贯彻落实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健全完善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办法。以提升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为基本导向,进一步优化占补平衡和审批流程,有效推进高效节水灌溉,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质效。 “我们现有耕地监管采用...
从粮食生产中端即粮食生产过程看,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领域(产中)的状况在保障粮食产出安全中的核心作用,将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政府的积极性视为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性措施。除了保护种粮积极性,产中措施还包括农业生产主体培育、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种粮、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耕地数量和质量、树立大食物观(增加食物种类...
唐仁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现在一些地方存在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务必坚决纠正。 落实好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确保到“十四五”期末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农村...
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支撑,是顺应世界粮食产业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对缓解粮食主产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已具备扎实基础。我国正在推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
稳粮兴渔,富农增收。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快速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水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做好精深加工,粮食产业链不断延伸。在河南省淇县飞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进入绿色加工链条的小麦,经过研磨和精深加工:先是加工成面粉、...
《规划》提出,把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既保数量,又保多样、保质量,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时期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年,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3月7日,在以“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主题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副省长李玉刚围绕黑龙江如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介绍了相关情况。李玉刚介绍,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