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教会和国家两者的管辖范围不同,教会负责灵魂和信仰,国家负责管辖生命、财产等问题;只有国家是处理世俗事务的统治机构,两者各司其职;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各级教士都要服从国家。此观点1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指出,教会和国家两者的管辖范围不同,教会负责灵魂和...
国家统治人民,教会统治国家 教会的权利要大于世俗的权利,教会应该统治全世界。
无论如何,澄清神职人员参与内战时代政治事件的程度的问题与研究多年来国家与教会之间关系的必要性有关经常避免或覆盖面不够。故而,该研究的使命聚焦于剖析1321至1328年间,两位安德罗尼克引发的战争风云里,教会于帝国政治波澜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深入探究这一课题之前,对传统上安德罗尼库斯二世与教会间那剪不断理还...
奥古斯丁固持预定说,一面又主张洗礼在得救上的必要性;这两种原则并不十分协调,因而一些极端的新教徒便放弃了后一主张。然而他们的末世论却依然保留了奥古斯丁的原则。 《上帝之城》书中对于国家和教会的关系,认为国家唯有在一切有关宗教事务方面服从教会才能成为上帝之城的一部分。 这成为了中世纪为教会提供了优先的依据...
加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生。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
本文借助卡茨纳尔逊关于城市的论述来还原中世纪欧洲封建主义图谱,呈现庄园、城镇和教会不同权力形态构成的封建权力场域,并借用布尔迪厄“权力场域”理论来解读封建特权如何被移植和转换成民族国家的公共权力,民族国家又是如何将特殊利益和观念嫁接在公共权力之上进行权力再生产,以此对民族国家的制度逻辑和治理策略做一透视性...
《上帝之城》书中对于国家和教会的关系,认为国家唯有在一切有关宗教事务方面服从教会才能成为上帝之城的一部分。这成为了中世纪为教会提供了优先的依据,这可能也是圣奥古斯丁始料未及的。中世纪的黑暗,我想应该不是奥古斯丁的本意。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支持自己想法的依据,更多的只是立场。只是我喜欢赋予其真理的...
法律确定国教的做法盛极一时:国家是教会的资助者和保护者,而教会是维护现有政治秩序的堡垒。在16、17世纪,迫害国内持异议者的现象和以宗教名义发动的血腥战争时常发生。 宗教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移民中所扮演的确切角色难以确定。但在过去的时间里,它的作用正不断扩大。毫无疑问许多动因存在并交织着。然而,很多个人和...
1950 年至 2019 年间,新西兰共有 65 万名儿童和弱势成年人接受政府、寄养和教会的照顾,而如今这个国家人口已达 500 万,其中近三分之一遭受过身体虐待、性虐待、言语虐待或心理虐待。还有更多人受到剥削或忽视。针对调查结果,新西兰政府首次承认,臭名昭著的国立医院过去对一些儿童的治疗相当于酷刑——这一说法曾被...
欧洲三大教,教义上的差异都是无关紧要的东西,最大的区别是教会和国家的关系。 天主教,在宗教改革之前,都不是国中之国了,皇帝都要教皇加冕,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后加冕皇帝,本来应该教皇给他戴上皇冠,猴急的拿皇自己从教皇手中抢过来给自己戴上,就算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