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意义 2014年12月13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首个国家公祭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公祭日上讲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
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设立。 国家公祭日设立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 我国南京大...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 30多万同胞。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之后持续一个...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为了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缅怀遇难同胞,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 30多万同胞。人类文明史...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际惯例,不过具体名称各有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二战期间,苏联的平民死亡高达1740万。
2014年2月25日下午,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就决定草案向会议作了说明。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
2024年12月13日,是第十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是沉痛缅怀的仪式,更是振聋发聩的警钟。国家公祭日是由国家权力机关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
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设立。12月13日是我国的国家公祭日。从2014年起,中国政府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万生灵。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
12月13日 是国家公祭日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一天 国行公祭 祀我国殇 悼血与火浸染之地 祭抗战死难之生命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