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9.5%加保值贴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也成为了所谓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英国金融时报则将1995年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解释:327是国债...
1995年1月,市场传言财政部将提高327国债保值贴补率。中经开首席交易员魏东通过特殊渠道获取内部信息,开始大举建仓多头。万国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培君根据公开数据分析,得出贴补率不会超过13%的结论,建议公司做空。这个信息不对称的判断分歧,将双方推向生死对决。2月13日,财政部国债司某官员在非正式场合暗示"维护国债...
327国债事件不仅是一次市场危机,更是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重要转折点,这一事件暴露当时市场脆弱与监管缺失,成为金融改革催化剂,随后日子里,监管层对市场重视程度显著提升,金融体制完善逐步形成,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这一事件之后,金融市场参与者开始反思自身行为,监管机构也逐渐加强对市场监管,327国债事件教训,成为...
1995年5月17日,高层叫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管金生因受贿和挪用公款获刑17年,魏文渊因监管不力被免职,万国证券被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此后国内金融期货市场停摆18年,直至2013年国债期货市场才再度恢复运行 。327国债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照出了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还有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不过也...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在上海宣告成立,成为中国内地首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意义重大。在欢呼之余,也不禁使人想起1994年“327国债事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中国的金融衍生期货交易健康成长。国债期货交易是非常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国债由政府发行保证还本付息,风险度小,被称为“金边债券...
券商教父管金生归于平淡、监管者尉文渊却翻身下海,“涌金系”的沉浮,“新湖系”的崛起,本文首先为您回顾“327国债事件”的始末,然后带您一览当年事件的主要参与者现在的命运又是如何?#期货# 背景 国债期货市场起步 1992年,中国为促进国债流通和市场化改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交易。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
现在说起327国债事件,很多人都对万国证券寄予同情。认为万国证券是市场派,中经开是消息派,万国证券...
1995年2月23日,中国的金融市场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这一天,被后人称之为“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327国债期货合约的价格在瞬间崩盘。这个看似普通的数字“327”,却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引爆了市场所有的不安与恐慌,牵动了无数投资者的命运。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在那个年代,中国经济正...
1995年2月23日,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波——“327国债期货事件”。这一天,多空双方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最终导致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被紧急叫停。这场事件不仅震惊了国内金融市场,还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事件背景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面临高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