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木香辛甘微温行肠胃滞气,燥湿止痛而实肠; 6.伍黄连燥湿解毒,乌梅、秦皮涩肠治泻痢,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抗菌作用; 7.黄连具广谱抗菌性,尤对痢疾杆菌作用为强; 8.木香行胃肠滞气,抗菌止痛; 9.全方标本兼顾,虚实互调,融益气运脾、温中散寒、清热燥湿、固肠止...
【方剂名】固肠汤,出自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酸石榴皮(15克)、炒黄连、地榆(各30克),醋炙罂粟壳、茯苓(各45克)。 【用法】上药锉散。每次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1个,煎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功效】涩肠止泻。 【主治】主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小便赤黄,...
温肾固肠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组成】补骨脂20克,葫芦巴20克,炮姜炭10克,姜川连4克,煨木香10克,上肉桂4克(研末冲服),赤石脂30克(布包),炒粟壳6克,川军炭5克。【主治】久泻久痢,久治不愈,包括慢性结肠炎、直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用法】水煎服。【方解】本方旨...
《三因》卷十二:固肠汤 【处方】罂粟壳3两(醋浸,炙稍黄),枳壳(麸炒,去瓤)2两,白芍药2两,橘红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诃子(煨,去核)半两,木香(煨)半两,人参半两,白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肠虚下痢,赤白频并,日久无度。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
糯米固肠汤--《本草纲目》 【处方】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末、白糖适量。 【制法】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少许。 【功能主治】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小儿脾胃虚寒泄泻。 【用法用量】食用时,加白糖适量调服。每日2次。 【摘录】《本草纲目》...
1 健脾固肠汤 【来源】彭澍,《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炙甘草6克,木香5克,黄连、炮干姜、乌梅各5克,秦皮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功用】补脾健胃,固肠止泻。 【方解】腹泻(肠炎)...
药方名称大固肠汤 处方肉豆蔻(面裹煨)半两,丁香(不见火)半两,缩砂仁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藿香叶(去土)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草果仁半两,厚朴(去粗皮,姜制炙)1两,荆南1两,茴香1两,川姜3分(炮,洗),诃黎勒(湿煨)1两,甘草(炙)1两。
每日学习一方剂—《固肠汤》 《固肠汤》是一剂传统的方剂,以其涩肠止泻、温中补虚的显著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慢性腹泻有着良好的效果。通过对这味方剂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它的组成、机理以及使用方法。 方剂组成与功效: ...
糯米固肠汤是一种传统的健康食疗方法,其用法是将适量的糯米烹煮后,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白糖进行调味。建议每日食用两次,以充分体验其功效。此汤的主要功效在于健脾暖胃和温中止泻。对于那些脾胃功能虚弱、容易出现腹泻的小儿来说,糯米固肠汤是一个理想的辅助疗法。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它能够温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