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围困战,又称沁源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发生的交战。沁源围困战历时两年半共900多天,先后作战2700余次,毙伤日伪军4400多人,俘获日伪军200余名,取得了依靠人民围困敌寇的伟大胜利。沁源围困战是《论持久战》的伟大实践,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民族气节的伟大呈现,是世界反...
1948年,东北野战军在解放长春的过程中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围困战。这场持续了五个月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导致长春城内数万人因饥饿而死。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战略?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长春之所以成为一个难啃的“硬骨头”,首先要归功于其坚固无比的城防工事。在日本占领东北期间,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
史上最长的围困战:士兵活3天就能当团长,一个墓地埋50万人 二战期间,苏德双方在列宁格勒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长、最残酷、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围攻和保卫战之一。纳粹德国出动了大量兵力超40个师,以重兵围攻列宁格勒市区,苏联方面则组织了各种抗击措施,最终坚持了多年的保卫战,使敌军付出了沉重...
由于我军开端了斗胆的锦州进攻战,所以就长春进行了长期围困战,国民党方面由于打不过我军,就只能一向干耗着,但郑洞国高估了他们的国民党军纪和当地的土豪劣绅们。依据东北军围城前线总指挥部的重要指挥员陈伯钧上将回想记载,跟着围困的进行,长春守军遭受了严峻的粮食危机。依据计算,在卡哨内的人口约为40万,市郊...
赫拉特围困战,阿富汗和波斯在英、俄支持下争夺赫拉特的战争。在俄国的影响下,波斯国王穆罕默德·沙赫在1837年进军赫拉特,并企图夺取锡斯坦。波斯3万大军从1837年11月23日开始围困攻打赫拉特。在围困赫拉特7个月后的1838年6月24日,还对坎大哈实行过一次总攻击,从五个地点同时攻城,但没有得逞。英国为对抗俄国而支持...
叶场围困战发生于江苏省睢宁县魏集镇。1943年8月,新四军9旅27团主力配合睢宁、睢宿、睢邳县总队和区队、乡队、民兵、武工队,采取“围点打援、先困后取”的战法,经过7天7夜的英勇奋战,打退了日伪敌人多次突围和增援,终于拔除了日伪抢占4个月的叶场据点。战前准备 1943年4月,盘踞睢宁城内的日军派400多名...
长春围困战,是一段历史中令人感到痛心的章节。尽管没有造成我军伤亡,但5.8万老百姓饿死的悲剧,令人难以忍受。无论战争如何漫长,都会令百姓承受巨大的苦难。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和平和幸福来之不易,值得我们珍惜。这段历史教育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不忘历史的苦难。在这个战役中,5.8万老百姓饿死的悲剧,应该...
围困开始后,五个独立师维持长达90公里的封锁线很是吃力(二战时期,各国步兵师防御宽度一般不会超过10公里),经走私进入城内的粮食依然可观。以每人每天1斤的标准,按40万市民与10万守军的数量来估计,4月长春存粮4500万斤;保守估计,5月长春存粮3300万斤。若从失去机场后开始消耗这批存粮,以每人每天1斤的标准,...
沁源围困战:日军被困883天,被折磨得苦不堪言。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与鲜血中,有一场被围困883天的惊心动魄的战役。这就是发生在山西沁源的沁源围困战。一支日军大队被我军和群众团结一心,用智慧与勇气层层围困,让他们在这个小县城里受尽了屈辱与折磨。这场战役虽小,但却凝聚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