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腹艾蛛幼体(雌) 角腹艾蛛的蛛网 习性:可产多枚球形卵囊,悬挂蛛网上。 分布:湖南,广东,海南,云南,台湾 外国分布:日本,菲律宾,非洲 八瘤艾蛛 拉丁名:Cyclosa octotuberculata 园蛛科 艾蛛属 体长: 雄:8mm 雌:9-14mm 雄蛛,背甲深黑色。步足黑色,具褐色环纹,多刺。腹部黑色,具少量白色斑,背面具8个角...
花蜘蛛,中药名。为园蛛科动物金蛛Argiope bruennichii(Scopoli)的全体。具有解毒消肿,截疟之功效。用于蛇咬伤,疔毒疮肿,温疟。入药部位 全体。性味 苦、寒。归经 肝、肾经。功效 解毒消肿,截疟。主治 用于蛇咬伤,疔毒疮肿,温疟。用法用量 研末入丸、散,0.5-1g,或每日1只。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弓长棘蛛(雌)这颜色我不知道 弓长棘蛛(雌)白色 弓长棘蛛(雌)这颜色我不知道 弓长棘蛛(雌)应该是黄褐色 习性:在低矮灌木处结中型圆网,白天多藏于叶背面。 分布:云南 外国分布:婆罗洲,马来西亚,印度 何氏瘤腹蛛 拉丁名:Ordgarius hobsoni 园蛛科 瘤腹蛛属 雌性体长:8-10mm 雌蛛,背甲赤褐色,头区前...
园蛛科(Araneidae)具有极高的种类多样性,从中规中矩的结圆网园蛛乃至游猎性园蛛都有存在。这次所叙述的则是乳突蛛族 Mastophoreae,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流星锤蛛(Bolas spider)。 左:大腹园蛛Araneus ventricosus结圆网,右:Arcyssp. ,营游猎捕食
《中国动物志·蛛形纲·蜘蛛目 园蛛科》是199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 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图书简介 本书为《中国动物志》之一,它对我国园蛛科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生物学特点和生活史、经济意义、地理分布及分类系统作了全面介绍。在分类体系方面,博采众家之长,结合实际将我国园蛛科分...
园蛛科 Araneidae;orb-weaver 蜘蛛目的一科。体长2~60毫米。8眼,排成两列(4-4)。前 、 后侧眼接近 , 生在眼丘上 。4 个中眼排成方形或梯形。结圆网捕食昆虫,视力弱,依靠网上丝的震动和张力确定食物在网上的位置。除用螯牙在猎物上咬孔和注入毒液外,还能用第4足拉丝缠绕 ,使之不能...
黑斑园蛛隶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园蛛科园蛛属,分布于浙江、安徽、四川、湖南、广东、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林间、果园及稻田,分布于树丛间,以昆虫为食。 黑斑园蛛的一大特点,就是靠近基部的地方有一个V形...
图一、园蛛科的小清新,梅氏新园蛛Neoscona mellotteei图二&三、园蛛科的打工人典范淡黑锥头蛛Poltys stygius&丑锥头蛛Poltys illepidus,只要光照的时间稍长一点,它们就会认为“天亮了该下班了”,立刻把网拆除,回隐蔽处躲起来。所以夜间给它们拍照必须速战速决。图四、身体扁平善于出没在树干和岩石裂隙中的...
园蛛科,通常被称为园蛛,全球大约有2500种,分布广泛,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庭院里常见的是大腹园蛛(Aranea ventricosa)等物种。园蛛的身体结构独特,体长通常在2至60毫米之间,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具有四对步足,总共八只眼,分为两列,前侧眼和后侧眼靠近,位于眼丘上,而4个中眼排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