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9年至960年 皇家园林: 大内御苑:太极宫(隋大兴宫)、大明宫、洛阳宫(隋东都宫)、禁苑(隋大兴苑)、兴庆宫 行宫、离宫御苑:东都苑(隋西苑)、上阳宫、隋仙游宫、九成宫(隋仁寿宫)、翠微宫、华清宫、隋江都宫 私家园林:履道坊宅园-白居易、庐山草堂、杜甫草堂🍁 宋园林:成熟期的代表 🍁 公元960年至12...
中国古典园林史 | 园林的生成期|知识点汇总 月亮与六便士 南京林业大学 艺术学硕士 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第一节总说(时代背景)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1、囿⑴ 狩猎→再现祖先生活方式的一种娱乐活动。 ⑵ 栽培→便于禽兽生息和活动。 “囿”可看作是一座多功能的天然动物… ...
儒家学说中“君子比德”即美善合一的自然观和“人化自然”的哲理启发人们对大自然山水的尊重,对古典园林的影响表现为重视筑山和理水;“中庸之道”与“和为贵”的思想,使园林艺术创作在造园诸要素之间始终维持不偏不倚的平衡,园林整体呈现一种和谐的状态。 道家学说崇尚自然并发展为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并包含着...
园林史知识点 一、园林史的概念 园林史是研究园林的起源、发展、演变和风格特点的历史学科。通过对园林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园林文化和艺术特点,以及它们与当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二、园林史的时间线 1. 古代园林(公元前2070年-公元476年) * 中国:商、周、秦、汉、唐...
中国古典园林史 风景园林理论 第一部分绪论 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裁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的发展亦与帝国的政治体制相适应,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其中,上林苑是当时最大的皇家园林,以阿房宫为核心。兰池宫是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并举之首例。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开启了求仙活动之先河。 PART 6 西汉皇家园林
1.2、园林的发展:园林处于以生产为目的而出现的种植场、果木蔬圃的园林萌芽状态。2、农业文明阶段2.1、时代特征:农业生产史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技术革命,生产关系和水平较之上一阶段都得到了极高的提升。2.2、人与自然关系:自觉开发、理性适应、保持相对亲和。2.3、园林的发展:一是园林主要为统治阶级私有;二...
《中国古代园林史(上、下卷)》是2012年3月1日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为1982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科研课题《中国古代园林史》的重要成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内容提要 包括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清朝的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全书共十二章,分上、下两册。本书总计120余万字,另含有各类图纸...
▼ 皇家园林①. 铜雀园:御苑“铜雀园”又名“铜爵园”,毗邻于宫城之西。铜雀园紧邻宫城,已略具“大内御苑”的性质。是一座兼有军事坞堡功能的皇家园林。邺城的西北面有三台,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三台之间相距各六十步,其作用是观天象、通神明。②. 玄武苑:曹操于邺城北郊建的一处离宫别馆,也是训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