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回火后(350℃~500℃)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由马氏体在低于珠光体形成温度时分解而得到铁素体基体与大量弥散分布的细粒状渗碳体的混合组织),中温回火时,a相已发生回复,但仍然保持淬火马氏体的形态,淬火内应力基本消除。碳化物已开始聚集,细小的碳化物颗粒弥散分布在a相基体上。中温回火后组织硬度HRC 35~45,具...
答:由奥氏体冷却转变而成的屈氏体(淬火屈氏体)和索氏体(淬火索氏体)组织,与由马氏体分解所得到的回火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组织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碳化物的形态不同。由奥氏体直接分解的屈氏体与索氏体中的碳化物是片状的,而由马氏体分解的回火屈氏体与回火索氏体中碳化物是颗粒状的。回火索氏体和回...
回火马氏体当然主要还是马氏体,但是已经不够纯粹了;而回火屈氏体和回火索氏体其实已经快接近珠光体了...
(1)上贝氏体:上贝氏体特征是:条状铁素体大体平行排列,其间分布有与铁素体针轴平行的细条状(或细短杆状)渗碳体,呈羽毛状。 (2)下贝氏体:呈细针片状,有一定取向,较淬火马氏体易受侵蚀,极似回火马氏体,在光镜下极难区别,在电镜下极易区分;在针状铁素体内沉淀有碳化物,且其...
回火屈氏体是在400-500℃内形成的回火组织,由细粒状渗碳体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构成,是一种具有较高弹性和韧性的马氏体回火组织。回火索氏体则是在500-600℃内形成的回火组织,由细小的粒状渗碳体和铁素体机械混合而成,其渗碳体颗粒比回火屈氏体更大,也是一种马氏体的回火组织。总体来说,...
指出下列组织的主要区别:(1)索氏体与回火索氏体(2)屈氏体与回火屈氏体(3)马氏体与回火马氏体索氏体:正火所得,层片状,HB和回火索氏体相当,屈服强度,冲击韧性都比或会
回火屈氏体:在400-500℃内形成的回火组织,细粒状渗碳体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的两相混合物,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回火索氏体:在500-600℃内形成的回火组织,细小的粒状渗碳体和铁素体的机械混合物。渗碳体颗粒比回火屈氏体大。也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
解释下列名词: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贝氏体、马氏体;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淬透性,淬硬性;
请问回火会生成贝氏体吗?请问回火会生成回火马氏体,索氏体,屈氏体.但是请问会生成贝氏体吗?如果会,一般在那个温度范围?哪种类型的钢会产生?产生的是上贝氏体还是下贝氏体,或者是其他
材料区 » 金属 » 交流互助 » 很多国外文章不提说回火索氏体,将回火马氏、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通称回火马氏体23 248794/3 返回列表 上一页 1 2 3 查看: 2143 | 回复: 22 只看楼主@他人 存档 新回复提醒 (忽略) 收藏 在APP中查看 相关版块跳转 金属 我要订阅楼主 风雨潇潇 的主题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