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药门花,四药门花(学名:Tetrathyrium subcordatum Benth.)是金缕梅科,四药门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2米;小枝无毛,叶革质,叶片卵状或椭圆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秃净无毛;托叶披针形,被星毛。头状花序腋生,苞片线形,花两性,萼齿矩状卵形,花瓣带状,
按廖浩斌老师的说法,这个季节没啥可看的,或许可以留意一下四药门花。 这次刷花才发现,四药门花原来是中山树木园的“主打品牌”,因为四药门花分布非常狭隘,它成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偏偏,树木园所在的五桂山山脉,正是它的其中一个分布点。 四药门花在广东中山五桂山的种群生长在海拔150米左右的山谷溪流两旁的次生常绿...
四药门花的叶片互生,通常呈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急尖,上面是发亮的深绿色,通常全缘或上半部有小锯齿。 每一块叶片的叶柄基部,都有一枚披着星状毛的披针形托叶。 至于它的花朵,那是非常有辨识度的。四药门花的头状花序腋生,每个花序有大约20朵白色的小花。 四药门花几乎每一块叶片的叶腋下,都长有花序。它们按着...
四药门花的叶片互生,通常呈卵形或椭圆形,先端短急尖,上面是发亮的深绿色,通常全缘或上半部有小锯齿。 每一块叶片的叶柄基部,都有一枚披着星状毛的披针形托叶。 至于它的花朵,那是非常有辨识度的。四药门花的头状花序腋生,每个花序有大约20朵白色的小花。 四药门花几乎每一块叶片的叶腋下,都长有花序。它们按着...
科属:金缕梅科,四药门花属 保护级别 2 现状:稀有种。四药门花自从1861年发表于《香港植物志》以来,将近一个世纪,都未曾在香港以外的任何地方再发现过,直到1957年6月,才在广西龙州的常绿阔叶林里再次找到,植株极为稀少。 四药门花,稀有种。常绿灌木要或小乔木,高12米。分布于香港及广西海拔590米。有一定耐阴力...
四药门花! 四药门花是一种“穷途末路”的植物。种群规模太小、长期自花传粉产生了严重的瓶颈效应,导致其自然更新能力极差。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已知的四药门花大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外形不太起眼,暂没有因生境破坏或非法采挖灭绝的风险。
四药门花(5张) 苗期管理:四药门花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在广州地区主要做好遮阳、浇水工作。室外扦插需要搭建遮阳网,遮光度最好在70%。炎热的夏季和干燥的秋季,每天早、晚洒水3-4次,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枝条鲜活。但也要注意土壤太湿或积水会引起枝条腐烂。25-30天插穗生根,40天左右抽发新叶,此时小苗已能...
四药门花自从1861年发表于《香港植物志》以来,将近一个世纪,都未曾在香港以外的任何地方再发现过,直到1957年6月,才在广西龙州的常绿阔叶林里再次找到,植株极为稀少。 四药门花,稀有种。常绿灌木要或小乔木,高12米。分布于香港及广西海拔590米。有一定耐阴力。花期3至4月,和金缕梅亚科相似,仅具1粒种子,是比较...
四药门花属(学名:Tetrathyrium Benth.),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革质,椭圆形,全缘或上半部有少数小腺齿;托叶蓖齿状;花两性,15-25朵密集成腋生的头状花序或短穗状花序;萼管短,肢5裂,裂片银合状排列;花瓣5,白色,线形;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药4室,瓣裂,药隔突出成一尖头;退化雄蕊5;子房半下位,2室,每...
四药门花,以其拉丁名Tetrathyrium subcordatum Benth. 而闻名,中文名直接称为四药门花。它归属于植物界中的金缕梅科,学名拉丁科名即为Hamamelidaceae。这种植物在保护级别上被列为2级,表明它具有一定的珍稀性和需要特别关注的状态。四药门花的分布范围相对狭窄,主要见于广东(包括香港)以及广西的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