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股弦是河北邢台一种传统戏曲剧种。因它的主要伴奏乐器四胡有四根弦,所以起名为“四股弦”。“四股弦”流行于冀南、豫北和鲁西北广大地区。四股弦使用本地语言演唱,以巨鹿方言为代表,以五声调值表示,其行腔吐字,跌宕起伏,高亢激昂,充满燕赵阳刚之气,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流传范围 四股弦又名四根弦、...
2007年7月2日省政府公布魏县、肥乡县、馆陶县的四股弦为冀南四股弦,入选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传统戏剧类别,序号为29,编号为Ⅳ—2。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河北邯郸魏县、肥乡县、馆陶县的冀南四股弦与河北邢台巨鹿县的四股弦合并为四股弦,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传统戏剧类别,...
广宗四股弦排练拍摄者四股弦手抄本四股弦是根植于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的沃土之中的一朵小花,它不断地吸收
“四股弦是戏剧剧种,得名于其伴奏乐器——大弦,它有四股丝弦,是其他剧种所没有的。” 与四股弦有关的故事,李玉江从小听到大。他告诉记者,四股弦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邢台、邯郸,以及山西长治、河南安阳一带,其唱腔悠长、流畅、委婉,唱词通俗、朴实、诙谐,深受群众喜爱。南营四股弦是四股弦的...
冀南四股弦又称南柳子腔、四根弦,是河北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19世纪初,最早是以花鼓戏发展而成,由山东临清传入馆陶,在俚曲的基础上,不断取长补短,并吸收河北乱弹、京剧、河北梆子、武安平调等剧种的营养,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四股弦。四股弦已有近200年历史,从1920年到抗日战争时期,四股弦有了突破...
四股弦(冀南四股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四股弦(冀南四股弦)”项目保护单位巨鹿县文化馆、馆陶县文化馆、魏县文化馆评估合格。“四股弦(冀南四股弦)”项目保护单位邯郸市肥乡区文化馆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
四股弦 /Siguxian opera/ 条目作者赵惠芬林天泉 最后更新2024-12-03 浏览1058次 中国戏曲剧种。又称四根弦、二夹弦、五调腔、五腔调、武强调。 英文名称 Siguxian opera 所属学科 戏曲 又称 四根弦、二夹弦、五调腔、五腔调、武强调 主要流行于河北南部邢台、邯郸地区和河南安阳一带。该剧种的源流说法不...
四股弦(五腔调)源远流长的四股弦艺术,穿越两个世纪的风尘,自19世纪初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萌芽,它如同一株坚韧的藤蔓,跨越地域的界限,在20世纪30年代扎进了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的土壤,至今已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了八十多年。四股弦之名,源自其灵魂乐器——四弦琴,这不仅是其音乐的支柱,亦是剧种身份...
魏县四股弦,又名四根弦,俗名“五腔调”,与馆陶四股弦、邢台四股弦统称为冀南四股弦,是一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板腔体剧种。因为它的主奏乐器是四根弦,故称其为“四股弦”。现在它已广泛流行于冀南、豫北和鲁西北地区。 四股弦十九世纪初源于山东菏泽(曹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