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针对农村干部中存在的多吃多占、账目不清等现象,在部分农村和城市开展“四清”运动。这次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各种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
四清,在农村中最初是“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 ,在城市中最初是“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后统一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这一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把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都...
邓公建议毛主席不必参加“四清”会,毛主席听后很生气:偏要参加 1964年12月15日,“四清”工作会议召开,“四清”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四清”运动之所以会开展,与当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有关。斯大林1953年3月5日去世,尸骨未寒,接任的赫鲁晓夫就带头做了震惊中外的《秘密报告》,并在苏共二十...
四清是哪四清 1、四运开始是农村“清工分、清户口、清仓库、清财产”,后来是城乡“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2、四清运动是指中共中央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运动中,中央领导亲自挂帅,百万干部下乡进工厂搞革命;在城市,就是“反腐、反贿赂、反投机、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4、...
编者按:在1964年12月20日召开的座谈会上,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四清”问题展开了争论。通过以下谈话,我们大概可以看出当时中央对于“四清”问题的两种大的看法。所谓“四清”:起初在农村是“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在城市是“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后来根据...
明确指出四清运动是“左”倾错误的产物,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把各种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干部受到不应有的冲击”。强调运动“为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提供了错误的理论和实践准备”。2. 后续政策调整:改革开放后,通过平反...
自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后,毛泽东就把在全国城乡发动一场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简称“四清”,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从1963年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专门讲了社会主义教育问题,到5月毛泽东完成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指导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
月月清”是指月月调查知识质量,查漏补缺,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四清”的实质就是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达到人人过关。“四清”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是一部分学生,“四清”的重点是后进生,“四清”管理等于给学生的学习建了四道防线,通过这四道防线,让优秀生越学越好,让后进生能逐步赶上来,直至消失差生。
简而言之:“四清”本是毛的建议,但因刘、周等人的软性抵制,运动最终未能按毛的设想推进;运动表面上姓毛,骨子里却是刘的血脉。毛遂愤怒强调运动的本名是“社教”而非“四清”;遂在1964年11月底对刘少奇说什么“还是少奇挂帅,‘四清’、‘五反’、经济工作,统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