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6年,湖南大学成立“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四库全书》学术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四库学”研究各自为阵的局面至此改观。而随着"四库学"研究发展,及其呈现出的可观前景,遂有四库申遗、纂修新时代《四库全书》、后四库、后续修四库、广四库等倡议,由此也引发对“四库...
一则因为四库学首次出现,是以《四库全书》之学的面目示人的,所以《四库全书》是四库学最重要的核心文献,它的名字的出现就是四库学的开端;一则乾隆对《四库全书》的命名,以帝王之尊道出了四库与全书的实质,全起来,与四库一道肩负起知识传播与思想教化的重任。由此,二者虽然都足以容括古今书籍,但二者的合一,是形...
改革开放以来,“四库学”“四库总目学”“四库区域文化学”等概念相继提出,并出现了大批研究成果。1982年,台湾故宫博物院昌彼得在《景印四库全书的意义》一文中,率先提出“四库学”这一概念。几乎与此同时,台湾东吴大学刘兆佑《民国时期的四库学》一文,则在论文题目中...
虽然如此,但如前所言,四库承载着中国古典学术学科体系,因此中国古典学术学科体系不会因被截流而寻不到根源,故而“四库学”关乎中国优秀文化及其传承,并正可重塑并使中国古典学术学科体系焕发出生命力,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文化自信体系、话语体系等提供借鉴。今天,随着...
《四库学》是以“四库学”及其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集刊,主编陈晓华。本刊于2017年10月正式创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本刊为半年刊,计划每年的6月、12月出版。 《四库学》旨在为四库学研究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在推动四库学学科建设与相关问题研究的同时,进一步传播弘扬以《四库全书》为代表的中华优...
《四库学》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连续性出版物。本书系第三辑,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四库阁本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四库全书》的整理与传播、《四库全书》与中国传统文化,具体内容涉及南三阁的社会作用、《四库全书》与清代前期政治、《四库全书》文化传播的途径、毛泽东与《四库全书》的史...
《四库学》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连续性出版物。本书系第一辑,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四库学探析、《四库全书》与世界记忆遗产、全球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及其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四库全书》的编纂与整理,具体内容涉及《四库全书总目》与中华学术体系的构建、“四库学”研究的当代价值、...
最新更新 :《四库学》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连续性出版物。本书系第一辑,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四库学探析、《四库全书》与世界记忆遗产、全球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及其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四库全书》的编纂与整理,具体内容涉及《四库
5月12日,第三届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在杭州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近80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四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四库全书》纂修、流传与影响研究,《四库全书》阁本文献学研究,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专题研究,四库类书目研究,《四库全书》其他相关研究等六大主题展开研讨。今年是中国四库学高层论坛举办的第三年...
本书是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四库学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主编,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四库学研究的学术辑刊。每年两辑,常设四库学综合研究、四库提要研究、经部研究、史部研究、子部研究、集部研究及文献整理等七个栏目,不定期刊发专稿。本辑共收录文稿19篇,内容非常丰富,既有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