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修行就是为“法”而来,是为求法、求道而来,不是为了去欣赏、感受寺院的美景,也不是为了贪求美味的素菜。佛陀为了众生的方便修行,制定了学法的四依止,用来指导众生学佛。 修行就是修心 一、依法学,不依人学 依法而学,是说以“真理”为依据,凡事按真理而行事。就是按照佛陀的宣说、经论来修学。人之所以不...
佛陀留下的教诲便是“自依止,法依止”。自依止意味着修行解脱要依靠自己,而法依止则是依法而行。📌佛陀在《大涅槃经》中提到:“诸比丘!当依四依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四依止原则是修学的基石,能帮助我们避免偏颇和疑惑。1️⃣【依法不依人】依据佛...
百度试题 题目什么是四依止?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反馈 收藏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个原则指出,修行者应当追求究竟的解脱和涅槃,而不是停留在部分的、不完全的理解和修行上。了义是指究竟的真理和最终的解脱境界,而不了义则是指那些暂时、相对的教义和修行阶段。修行者应当以追求最终的目标为方向,不断前进。四依止的原则对于修行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们帮助修行者避免走入...
佛陀忠告我们:在解脱的路上,当如是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你的智慧)不依识(你的判断力)依了义(究竟的意义)不依不了义(暂时的意义)。 ——永信大和尚 û收藏 3 1 ñ9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少林...
🌱初入修行,行者需知“四依止”。依者,依靠之意。1️⃣ 依法不依人。修学佛法,要学正知正见。依明师,不搞个人崇拜。世尊为本师释迦牟尼佛,用心修学佛法正知见。2️⃣ 依智不依识。转识成智,行者要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执我、阿赖耶识转为智慧。佛法讲般若即智慧,实修内容这里先不展开。3...
四依止,是佛教修行的核心原则,它们如同四根稳固的支柱,支撑着我们的心灵成长。第一依是"法依",即依赖正确的佛法教义,以此作为行为的准则。第二依是"师依",尊重并跟随有德行的导师,他们的指导能帮助我们避免歧途。第三依是"戒依",通过遵守戒律,净化内心,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最后,第四依是...
"四依止"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学佛者应该依循的四个准则。 依法不依人:依止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依靠有生灭现象的某一个人。 依义不依语:从义理本身去把握真理的内涵,而不执着戏论,满足于语言文字的游戏。
觉窝噶当派有十法财,其中“四依止”是说: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荒野或岩穴。“出、入、得三事”是说:出离人群、入于狗伍、得证圣位。唯法之外,心无所求,如果随顺世间俗套,就会做出违背正法之事,所以决然脱离人群俗务。对于苦乐平等一味,外在过着如猪狗一样简单的生活,这样“入于狗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