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朔在《枕经堂文抄·为陶叔渊广文题完白山人四体书》说:吾乡完白山人四体书,皆高古绝伦。若如包慎伯大令九论书言之,则神品一人,惟以山人篆隶置之,妙品上一人,惟以山人分及真书置之,能品上八人,以山人草书置之,逸品上十四人,以山人行书置之。则诚如曹文敏公所定国朝第一。诚第一也。
关于赵叔孺的篆刻,课代表就不再赘述了,这一期,我们将重点介绍赵叔孺的书法。赵叔孺的四体书(篆、隶、行),样样精通,赵叔孺的书法是从唐代的颜真卿开始的,后来转到了元代的赵子昂和清代的赵之谦。赵叔孺很欣赏赵子昂,认为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开山鼻祖,所以他更看重他的书法,也更重视他的书法,尤其是...
卫恒的书学思想通过家族传承产生深远影响。其姨母卫夫人将"骨势"理论传给王羲之,后者在《兰亭序》中实现了"势"与"韵"的完美统一。这种理论传承链,不仅塑造了魏晋书法的审美范式,更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精神的重要源头。卫恒的《四体书势》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汉代的质朴与魏晋的风流。它既是对前代书法实践的理论总...
马公愚(1893-1969), 晚号冷翁、畊石簃主,马公愚与邓散木、白蕉、章士钊、沈尹默等书家一样,高举“帖学”大旗,在书风上崇尚晋唐,取法“二王”,乃是近代海派帖学书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文丨书画课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书画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欢迎各位热爱书法绘画、篆刻治印的朋友关注我们!您的每一次“点...
为沈周之后的吴门领袖。文徵明精通篆、隶、楷、行、草等五种书体,尤其擅长小楷和行书,书体法度严谨,笔画细腻妍丽、温润秀劲,韵律生动流畅,极具晋唐书法之神韵。本文摘选的四体《千字文》为文徵明留世书法精品,供书法爱好者欣赏。一、楷书千字文 二、隶书千字文 三、篆书千字文 四、行草书千字文 ...
马永安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体创作者,主要研究并创作了中国书法四种书体:燕书、楔书、合书、线书。燕书是以燕翅线条为基础而创作的书体,以急促的线条和弧线构成,脉络顺缓动人,造型活泼精巧,就像活灵活现的天鹅般自由舒展,充满生机。用以书写节拍大、抑制小的语句,以涌动活泼的线条实现表现力,以平和柔顺...
赵叔孺于书法四体(篆隶行楷)皆擅,无一不精。赵叔孺书法初学唐人颜真卿,而后转学元代赵子昂及清人赵之谦。 赵叔孺对赵子昂推崇备至,认为其在中国书画史上乃开宗立派之巨擘,故而重其人而尚其书画,学赵子昂最久。赵子昂是帖学书法承前启后的重要人...
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名笈游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
《四体书势》是西晋书法家卫恒所撰的书法理论著作,原文收入《晋书·卫恒传》。该书是我国存世最早和比较可靠的重要书法理论之一,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关当时的各种书体、书史的演变,以及一些书法家代表的情况资料,大都赖此书得以保存。 卫恒,字巨山,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官至黄门侍郎。他博识古文,且精通各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