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均派代表前往黄帝陵祭拜黄帝,其祭文如下:赫赫始祖,吾华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共产党祭黄帝陵文救国良方;四万万众,
根据题目所给时间“1937年4月5日”可知,当时日本已经发动了侵华战争。根据材料“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和“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请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可知,祭文反映了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故B正确;抗战全面爆发是在
1919年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在巴黎的中国谈判代表可以签字。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晨报》《国民公报》上撰文说:“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四万万众誓死图之。”这段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一二•九运动 C . 秋收起义 D . 九一八事变 【...
更多“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由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法国华侨华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交流...
由材料中的时间“1937年4月”和祭文内容“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可知,“民族阵线”指的应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故选D。 本题以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为切入点,考查了抗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1.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四万万人齐蹈励,同心同德一戎衣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郭沫若先生|《归国杂吟》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血泪,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