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中的绿指的是( ),囚绿是( )“囚绿记”是指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绿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 表面是指把常春藤囚住,借此喻指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欺凌。 作者在北平的一家公寓外发现了一株常春藤,异常惊喜,就将它的柔条牵进屋里。常春藤尽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
陆蠡(1908—1942),浙江天台人。作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创作背景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入侵租界为止,历时四年零一个月,称之为“孤岛文学”。 《囚绿记》写于1938年...
——陆蠡《囚绿记》 曾经一直无声陪伴公爵的常春藤竟然长出了一个美丽少年? 公爵一开始只把这可爱少年当做宠物,但最后竟疯狂到将他囚禁…… 公爵:从我身上下去 小绿:我是常春藤,就要攀着你~ 西幻,囚禁的部分可能微虐,但是不会做什么丧心病狂的事~
囚绿记 陆蠡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5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11点半才退出...
《囚绿记》是现代作家陆蠡于193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全文结构新奇精巧,详略得当,虚实相生,富...
《囚绿记》写于1938年,也即这一时间段,作者当时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看着“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由此他怀念起一年前,也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暂住北京之时,作者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窗外的一树常春藤。作者当时怀着“过于抑郁的心情”,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
作家。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
《囚绿记》是陆蠡于1938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这篇文章以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为主线,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在深入赏析这篇散文时,我们不禁为陆蠡的细腻笔触和深邃思想所折服。...
今天,由小编summer为大家分享陆蠡的《囚绿记》这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