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征噶尔丹是指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是平定准噶尔噶尔丹的叛乱之战。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噶尔丹是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康熙十七年(1678年),噶尔丹为割据西北、统治蒙古诸部,在俄国政府的...
噶尔丹可能觉得都是自己人,于是,选择了继续东进。 虽然,噶尔丹在之前和大清的战役中取得了些许成功,但是,却并不代表他可以和大清正面对抗。 三、野心过大,性子太急: 噶尔丹在统一卫拉特的时候就用了多年的时间,把卫拉特攻打下来后又立刻攻打周边其它国家和地区。本来,打卫拉特的时候噶尔丹的军队就已经很疲累了,而...
噶尔丹和沙俄之间,是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但很显然,噶尔丹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反倒是沙俄利用噶尔丹这枚棋子,得到了他们要的一切。1689年以前,沙俄不断怂恿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其目的就是为了掣肘清朝的军事力量,从而让沙俄在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得到更多的土地。为此,沙俄的确为噶尔丹输送了不少物资装备,至于...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康熙经过了周密的部署,毅然决然的准备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并且依旧带上胤褆前往。对于胤褆来说,这是他能够一雪前耻的最好机会,其必然会全力以赴,康熙也正是看中了胤褆心中对于噶尔丹的无尽怒火,才将让继续统兵出战。而再次踏上战场的胤褆,不仅是康熙的一把“尖刀”,同时也就此成为了康熙手...
1、噶尔丹与蒙古国祖辈征战的历史,已经过去了多年,且是战争,虽然有死亡,毕竟是家里事,所以人们忘记了仇恨,将噶尔丹看做英雄人物。 2、噶尔丹统一了蒙古大部分,与清朝征战了多年,是继成吉思汗之后,蒙古族诞生的一位英雄,所以蒙古国非常推崇。 3、蒙古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成吉思汗之后,鲜有蒙古帝王能有噶尔丹这样...
噶尔丹在东征的过程中,并未意识到康熙皇帝已经亲自率军出征,并且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他逼近。由于情报的滞后,噶尔丹误判了形势,认为清军不会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因此放松了对军队的严格管控,导致军队的戒备松散。与此同时,康熙皇帝率领的清军,经过数日的连夜行军,终于悄然抵达了噶尔丹军队的附近。清军...
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并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种野蛮粗俗的形象,他是一个转世活佛,入藏学习多年,文武双全,其统一准噶尔的进程也堪称波澜壮阔。既是也先后裔又有黄金家族血统的噶尔丹,即将成为康熙最大的敌手。 1670年底的一天深夜,西蒙古准噶尔部的统治者僧格在睡梦中被谋杀,凶手是他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车臣台吉和...
最后在噶尔丹的坚持下,前往翁金一路,抢劫瀚海周边人畜,然后前往哈密索取粮食,如果哈密人反目相向,则攻取之以为基地。噶尔丹率领残部遂于六月二十八日从塔米尔出发前往哈密。而此时的康熙帝已对噶尔丹逃跑路径有了些预测,命费扬古率喀尔喀蒙古兵于边地侦探,防备噶尔丹前来抢掠并收集部众。噶尔丹直取哈密和清廷部署 ...
噶尔丹这个名字源于藏语“甘丹”,意为兜率天。他出生后不久,藏区来人称其为尹咱呼图克图的第八世化身,是正儿八经的转世灵童。噶尔丹的父亲一开始并没有打算让他继承家业,家里还有其他儿子,有的习武,有的经商,可谓“文财两开花”。如果噶尔丹能在宗教领域有所成就,那就“树上开花又结果”,实现“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