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血液常规检查显示正常值为0.005-0.05,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在皮肤疾病和过敏性疾病中更常见。例如,在猩红热,脾切除术等中也可以看到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等。 赵万红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细胞为圆形,直径为13-15um。细胞质中充...
嗜酸性粒细胞是指在进行染色时呈现嗜酸性的粒细胞,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干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过程,最终形成的成熟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白血球,属于粒细胞的一种,其特点是细胞质内含有较大的、分叶状的嗜酸性颗粒。这些颗粒含有丰富的多种酶,如过氧化物酶、主要碱性蛋白酶、酸性磷酸酶等,这些酶...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主要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其直径在10-15μm之间,呈S形或者不规则...
嗜酸性粒细胞(E,EOS)的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绝对参数 (50~300)×106/L。【正常参考值】百分率:0.005~0.05(0.5%~5%);绝对数: (50~300)×106/L。【临床意义】1.增多:(1)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肺炎、神经血管性水肿等。(2)某些皮肤病:...
嗜酸型粒细胞(eosinophil)是直径约10~15μm的圆形细胞,因其富含嗜酸颗粒而得名。细胞的嗜酸颗粒中含有多种酶类,如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磷脂酶D、血纤维蛋白溶酶等;还含有较多的碱性组蛋白,因此使颗粒呈嗜酸性。嗜酸型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爱GM-CSF、IL-2和IL-3的诱导发育成熟。血...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的功能,还有杀灭寄生虫的功效,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细胞组织。 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颗粒当中的内容物,可以引起组织损伤,有利于促进炎症进展,通常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清晨的时候细胞数通常会减少,进入午夜的时候细胞数会增多,可以起到杀灭寄生虫和细菌的效果,与身体的免疫系统...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分支,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该细胞具有抗细菌、寄生虫等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重要的细胞。而在临床检查方面是经常会用到的检查项目,可作为诊断某疾病的参考依据,例如肝细胞增多,则提示可能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感染以及某血液疾病等均可引起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