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喷泉实验的原理和条件,我们总结出了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⒈ 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否则甁中有液体,会溶解部分气体,影响负压的大小,使形成的喷泉压力不大(喷泉“无力”);⒉ 气体要充满烧瓶;⒊ 烧瓶不能漏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⒋ 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五、...
喷泉的形成原理是基于压力和动力原理,形成喷泉的效果。(1)减小内压法:如图Ⅰ所示。烧瓶内气体与液体接触→气体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烧瓶内压强减小→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形成喷泉。常见气体与吸收剂的组合 (2)增大外压法:如图Ⅱ所示。锥形瓶内液体挥发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锥形瓶内压强增大→锥形瓶内液体迅速流入烧...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高中化学教材在讲到氨的性质时,安排了喷泉实验。由于喷泉实验的趣味性强,直观效果好,可以演变成一系列的喷泉实验。 一、现象描述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二、产生机...
【解析】(1)喷泉实验。操作及实验装置结论注意事项现象①打开止实验成功的①氨气氨气水夹,并挤关键:极易溶压滴管的①烧瓶要干燥;于水;胶头;②实验装置气②氨气②烧杯中密性要好;③气滴有的水溶酚酞形成喷泉,体纯度较高;的水液呈碱瓶内液体性④由滴管挤入呈红色的水不要太少(2)喷泉的类型及形成原理。①负压...
(一)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1、实验原理 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2、实验步骤: (1)组装装置 (2)收集一瓶氨气 (3)挤压胶头滴管,使滴管中的部分水进入烧瓶内 (4)放开夹子 ...
氨气喷泉实验是一种演示氨气溶解度的实验。实验原理如下: 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当氨气与水接触时,氨气分子迅速溶解于水中,使烧瓶内的气体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现象。 三、实验器材 1. 烧杯(250ml) 2. 带双孔塞的烧瓶(250ml) 3. 胶头滴管 4. 直导管(长约30cm) 5. 氨水(约20ml)...
喷泉实验的原理:其实形成喷泉的根本原因是压力差。在教科书上的实验室通过将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溶于某种液体,造成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力(因为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气体溶于液体,造成容器内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减少,压强就变小了),从而形成喷泉。 此外,还可以通过温度的改变等情况形成压力差,这样同样可以形成喷泉...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高中化学教材在讲到氨的性质时,安排了喷泉实验。由于喷泉实验的趣味性强,直观效果好,可以演变成一系列的喷泉实验。 一、现象描述 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负压),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完整版)喷泉实验喷泉实验 实验原理: 稀盐酸(2mol/L)与碳酸氢钠(1mol/L)反应生成CO2,而生成的CO2是微溶于水的,因此CO2会产生压力将水从导管三颈烧瓶中挤压出来,CO2又是酸性气体,溶于水后会生成H2CO3能是石蕊变色,从而生成美丽的喷泉。 NaHCO3+ HCl= NaCl + H2O+ CO2↑ 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恒压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