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善昭禅师游历至湖南,长沙太守听闻其大名,对他的修行境界与智慧钦佩不已,诚邀他住持当地四座名刹中的任意一座。这本是许多僧人梦寐以求的机会,然而善昭禅师却只是淡然一笑,在寂静的夜晚悄然离去。后来,洞山住持之位空缺,众人一致推举善昭禅师,太守更是前后八次诚心延请。但禅师自谦为“粥饭僧”,认为传佛心...
善昭严肃地说:“自古以来,祖师大德行脚云游,是因为圣心未通,道业未成,所以驱驰丛林,以求决择,而不是为了游览山水,观风望景。” 海宏塔寺夕照美景 到省念禅师圆寂,善昭禅师才答应西河郡(今汾阳市)道俗之请,住持汾阳太子院(后...
善昭严肃地说:“自古以来,祖师大德行脚云游,是因为圣心未通,道业未成,所以驱驰丛林,以求决择,而不是为了游览山水,观风望景。” 海宏塔寺夕照美景 到省念禅师圆寂,善昭禅师才答应西河郡(今汾阳市)道俗之请,住持汾阳太子院(后...
善昭禅师道:“正是我放身命处。”善昭禅师悟道后,旋即南下,行脚于衡湘(湖南)与襄沔(湖北)之间。因为他道誉日隆,各地郡守都争相邀请他住持名刹,先后共有八次,但是,都遭到善昭禅师的婉言谢绝。首山省念禅师圆寂后,其弟子契聪禅师受西河道俗之托,迎请善昭禅师回汾州住持法席。善昭禅师回汾州后,...
善昭禅师以奇迹般的方式,从繁华与因缘中解脱 | 文 青衫文斋 善昭禅师剃发受具后,游历诸方,参访大德高僧七十一人,最后在首山省念禅师会下大悟,并嗣其法。后来行脚游历于湘、衡之间,每至一处,稍作停留,随机叩发。无论来到何处,善昭禅师很少出去游玩,山水入境而不生心,与当时许多号称大德的禅师们喜好...
善昭禅师说:心无慧剑一如性无智灯,玄理不明烦恼难断 | 文 青山文斋 人生烦恼如丝,心有千千结。古人有一句禅意十足的诗形象地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愁”、“病”都是烦恼。《百喻经》中对烦恼有一个解释:“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
汾州,北方之地,冬寒刺骨,善昭禅师于是暂停夜参。一日,方丈之门无故自开,一奇貌比丘振锡飞来,恭敬施礼后言善昭座下有六位大士,夜间不说法。言毕,腾空而去。善昭恢复夜参,并作偈颂。大士,菩萨别称,善昭座下数百僧人,哪一位能成大器?善昭对大众表示,曾梦见亡父求酒肉纸钱,于是依照...
宋真宗乾兴年间,岁在壬戌,善昭禅师年已七十八岁。这一年,龙德府太守李侯欲请善昭禅师赴承天寺住持。李侯使者三请皆拒,责怪使者不力,并严惩之。李侯下绝令,再请不来,使者不得活。使者四次前往太子院,恳求善昭禅师:“今番大师必须与我同回龙德府,否则小人唯有死路一条。”善昭师笑答:...
汾阳善昭禅师 摘自:五灯会元 - 宋·普济 汾州太子院善昭禅师,太原俞氏子。剃发受具,杖策游方。所至少留,随机叩发,历参知识七十一员。后到首山,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山曰:「龙袖拂开全体现。」曰:「师意如何?」山曰:「象王行处绝狐踪。」师于言下大悟,拜起而曰:「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捷始应...
善昭禅师说:万物由心多变幻,我不是来看风景的 | 文 青衫文斋 临济宗高僧善昭禅师先游历于湘江、衡山之间,后北上渡江到达襄州,住在白马山。首山大师圆寂后,善昭禅师荷担弘法,来到汾州太平寺太子禅院。从此,他宴坐榻上,足不出山三十年。善昭禅师重视自修自悟,主张行脚游方。善昭禅师四处游方,不为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