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时间在公元前356年;为了巩固秦国的统治,建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商鞅变法由商鞅提出,得到秦国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主要内容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个人自由买卖土地,同时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确立郡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
解答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田宅和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
商鞅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在这两年里,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两次实行了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这些变法措施对秦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 3.在位国君:秦孝公 4.变法内容: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鼓励发展农业,奖励生产(有利于秦国经济的发展) (3)奖励军功,取消世卿世禄制(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同时,触犯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4)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阶级统治最为关键的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故答案为:公元前356年。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着重把握商鞅变法的时间。反馈...
商鞅变法,是发生在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50年,即战国时期早期的秦国的一次重大的社会经济改革。这场改革由商鞅主导,他改革了秦国的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使秦国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国迅速崛起为强大的霸主,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的结果是秦国在短时间内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国,迅速崛起为强大的...
人物: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时间:公元前356地点: 秦国 变法主要内容 经济措施 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内容如下: 1)废井田、...
1、商鞅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 2、商鞅变法的背景: ①、形成两大对立的阶级.春秋以来,由于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成私产出租,这样出现了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 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
1 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第一次商鞅变法是在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商鞅变法是在公元前350年,这两次变法的推行,让当时的战国时期在各方面都进行了全新的改革。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
商鞅变法的时代是在秦孝公嬴渠梁时间是在公元前361年-前338年,在位24年,而商鞅执行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而秦国灭6国统一天下是秦始皇嬴政,时间是在前246年-前210年,在位37年,而公元前221年即秦王嬴政26年统一的全国,所以从前356年到前221年,这中间总共有135年。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是承认土地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