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训全文解读 《商训》是中国古代商人的行为准则和商业道德规范,全文共60句,分为五个部分。下面是对《商训》全文的解读: 一、诚信篇 1.立商之本,诚信为先。 诚信是商人的根本,也是商业活动的基础。没有诚信,商业活动就无从谈起。 2.信以行义,义以生利。 诚信是为了行事正义,正义是为了获得利益。这是...
《商训》即《陶朱公商训》,又称《陶朱公生意经》或《陶朱公商经》。陶朱公,原名范蠡,春秋战国时代越国人,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他在帮助越国消灭吴国后,功成隐退,自号陶朱公,经商理财,富甲天下。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他的经商原则“陶朱公商训”被捧为商人之宝,传扬海外。陶朱公的经商原则包含了经营和...
范蠡《商训》 一、是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点评:就是说通过言行举止,就能观察出此人信誉如何,是否值得与此人做生意,能否给此人赊欠。这个很难做到,如果不难当今世上也不会有这么多讨债的债主了。 二、是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点评:意思是说接待客户要礼数周全,文质彬彬,不要吓人,这样才能交...
商训,是陶朱公范蠡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他将经商之道总结为十二则:识人、接纳、安业、整顿、敏捷、讨帐、用人、辨论、办货、知机、倡率、运数。这十二则训诫涵盖了从识人到运数的各个方面,全面指导着商贾之道。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商训陶朱公《商训》 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
商训十二则白话文 陶朱公商训十二戒: 1、不可轻视外观简陋之人,是为勿鄙陋。 2、不可临事没有决断,是为勿优柔。 3、不可贪图奢华糜费而自耗,是为勿虚华。 4、不可与人强行争论而伤了和气,是为勿强辩。 5、不可偷懒寡勤养成懒性,是为勿懒惰。 6、不可在行市不明时轻易出货以防亏本,是为勿轻出。
胡氏的"五字商训",言简意赅,字字如玑,道出了一个大商家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显示了一代豪商的非凡魄力。虽是商训,胡雪岩的后裔却将其录入族谱,视为家训,以此激励后人:先做人,后做事。 胡氏在"五字商训"中写到:天乃与生俱来之禀赋也。 三岁看老,察人将来能否成事,首观其天生之才智。智乃谋之本,有智...
徽商的商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八条商训,每一条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追求利益不是目的,诚实守信才是根本。 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财富不是最重要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购买不是单纯压价,而是要公平交易。
中国商训指南在商业伦理的基石上,商训目录深入探讨了上部的道德准则:第一章,低调处世:贺融式的智慧告诉我们,保持谦逊是成功的基石。第二章,勤奋节俭:勤奋工作,珍惜资源,自律是商业成功的基础。第三章,自强不息:个人的毅力和自我驱动,决定着商业的成败。第四章,诚信为本:商德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