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衍鎏(一八七五——一九六三),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广东番禺人。学者、书法家。一九六〇年七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清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甲午科举人。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甲辰科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入进士馆。历任侍讲衔撰文、国史馆...
商衍鎏是中国最后一位探花郎,一生历经多个动荡时代,在多领域均有显著成就,极具传奇色彩。商衍鎏:清末探花 商衍鎏,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1875年生于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家庭,后称广东番禺人。自幼聪颖好学,受父商廷焕教导,勤奋读书。17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1904年,29岁的商衍鎏参加...
中探花之后,商衍鎏任过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等职。清廷因为要推行新政,需要一些具备新知识的人才,于是组织了癸卯、甲辰两科进士会考,选拔到日本学习法政。1906年,商衍鎏与刘春霖、朱汝珍等人东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经济学、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外交史等。 两年后毕业归国,商衍鎏晋升翰林院侍讲...
此后,商衍鎏成了雷家的座上客。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0年间,著名学者、书法家商衍鎏举家旅居夹江期间,游览县内的名胜古迹,时与本土学人诗酒唱酬,在漹水之滨留有大量诗作。留诗寄情漹水畔 商衍鎏一家寓居的夹江南门郊外周宅,虽非广厦华宅,只是青瓦木屋,倒也宽敞明亮、风雨不侵,可安定度日。周宅邻近...
民国时期曾经流行过一种风尚,当时各地以及香港南北街稍大一点的商号,都喜欢找末科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和传胪张启后四人写四条幅,并将其挂在客厅。 这一风尚的缘起不得而知,四位书家的详细记载也散见于时人笔记中,倒是探花商衍鎏还有些作品仍有留存,成为了解20世纪初北京地区书法发展的一扇窗口...
而本次我们要讲的乃是商衍鎏的书法。商衍鎏在书法上的成就颇为不俗,其书法初学唐人之正楷,于褚、颜二体尤为出色,沉着而端庄、秀劲而超逸;而在其中年以后则全意于更易表达情感思想的行草、章草书法,临池不缀之间终于行成了其流利洒脱、飞逸多姿的书风。细观其书法,神韵潇洒,刚柔相济。在欣赏商衍鎏书法...
书艺精粹——商衍鎏楷书《正气歌》书艺精粹——商衍鎏楷书《正气歌》商衍鎏(1875-1963),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清代为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人籍,后改称广东番禺人(民国后甚至1949年后),1875年生。著名学者、书法家。 1894年甲午科举人。1904年为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商衍鎏得殿试第一甲...
1904年为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次殿试的一甲三名即探花是一广东番禺人,名叫商衍鎏(1875-1963),他是小编今天要说的主角。说他什么呢?因为他是清末著名的学者、书法家,他书法一流,且一身正气! 封建王朝最后的探花商衍鎏,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清代为广州驻防正白旗汉军人籍。光绪甲辰孝钦后...
“中国最后一个探花”名叫商衍鎏(1875-1963),祖上是不事稼穑的八旗子弟,从习骑射转为耕读,经历了百余年的时间。当商家的历史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时,我们对家族、家学的认识又增进了一步,因为商家的命运,几乎就是中国所有大家族命运的缩影。 第一代:八旗子弟转型耕读人家 商家本是靠骑射起家的,康熙二十一年(168...
朱汝珍,作为榜眼,他的书法具有晋唐遗风,行书疏淡和平,娴静爽利。他曾将刘春霖、商衍鎏、张启后的作品与自己的作品配成一套,名为“四屏”,成为当时极享盛名的书画作品。朱汝珍的书法作品则以清雅脱俗著称。他的字体线条流畅,笔画纤细而富有弹性,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在结构上,注重疏密得当,布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