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镇馆之三只青铜器:“鲍子”镈+壶+否 | “鲍子”青铜镈春秋•齐传1870年山西荣河出土镈是一种古代青铜打击乐器,也是王侯贵族用来象征其地位和财富的重要礼器。其有钮可悬挂,也被称为平口钟,最早见于商代晚期,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件铜博表面铭刻174字,追述了鲍子的祖父鲍叔牙有功于齐,齐侯赐予鲍家封...
壶通常设计为圆腹、带颈、有盖、两侧有耳或鋬,底部有圈足或实足。 6. 罍(léi) :罍是一种大型的盛酒或盛水器皿,形状多为侈口、短颈、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容量较大,常用于储存或祭祀。 7. 瓿(bù) :瓿也是一种既可盛酒也可盛水的器物,流行于商代至战国。瓿为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
臣辰先父乙壶,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2013年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M4,石鼓山考古队所藏。2023年6月24日拍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M4发掘简报》中记录:通高27.7厘米,口径8.6厘米,腹深17.4厘米,圈足高2.9厘米,圈足径11.3厘米,重2.25千克,容积1.4升,“器内底、盖内同铭:‘臣辰先父乙’五字,阴文”。
商人性格活泼,注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210件礼器中,仅酒器就有方彝、尊、献、壶、爵等15种175件,占全部礼器74%,酒器在墓葬中的批量摆置反映了商人重酒的风气。 《诗•商颂•烈祖》中强调祭祖时美酒的重要性“既载清酤,赉我思成”。张光直在《商代的巫与巫术》中提出:...
题目9. 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从泥土烧硬定型而发明了陶器,其后陶器的制作历经泥条盘筑和轮制成型,又由堆烧、穴烧到窑烧,制作方法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器物器形也日益丰富多彩,其中有碗、盆、釜、瓶、瓯、壶、缶、瓮等生活用陶器,也有砖、瓦等建筑用陶器。随着选料和制陶技术的进步,...
商代·汨罗觥形器。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先秦·屈原《哀郢》 汨mì罗觥gōng形器,商代晚期青铜器通高67厘米、通宽41厘米、圈足高10厘米,重13.45千克,国家一级甲等文物,汨罗市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中心藏 2021年在 - faynoon于2024060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
世界上最贵的“酒坛子”,流失国外近百年的传奇国宝商代晚期·皿方罍·湖南省博物馆藏 ✨皿方罍铸造于3000多年前的商朝晚期,是高级贵族皿氏族人为了祭祀父辈先人而铸造的青铜重器,工艺高超,体现了古人对宗室血脉的敬重之情。 ✨罍是商周时期盛 - 呵呵,幸福。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