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薄膜:也称唾液薄膜,是由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地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其厚度约为30~60μm,在牙面清洁并抛光后20分钟内即可形成,1~2小时内达到稳定;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牙髓网状萎缩:由于牙髓血供不足,牙髓组织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状间隙,其中充满液体;牙髓细胞减少,成牙本质细胞、血管和神经消失...
获得性薄膜:也称唾液薄膜,是由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地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其厚度约为30~60μm,在牙面清洁并抛光后20分钟内即可形成,1~2小时内达到稳定。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牙髓网状萎缩:由于牙髓血供不足,牙髓组织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状间隙,其中充满液体。牙髓细胞减少,成牙本质细胞、血管和神经...
答案要点:根据表教科书表3-1 第九章“龋病” 名词解释 1.获得性薄膜:也称唾液薄膜,是由唾液糖蛋白选择性地吸附于牙面而形成的生物膜。其厚度约为30~60μm,在牙面清洁并抛光后20分钟内即可形成,1~2小时内达到稳定。 2.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由细菌、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细胞外多糖(主要是葡聚糖、果...
唾液腺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质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胞吐)→细胞外.其中核糖体无膜结构,所以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穿过的膜层数分为0层.故选:A.
A 牙菌斑形成的最早阶段是牙齿表面吸附唾液中的糖蛋白形成一层无结构、无细胞的薄膜,称为“获得性薄膜”(选项A)。釉护膜(B)是牙齿萌出时自带的原始保护层,并非后期形成;细菌菌膜(C)是获得性薄膜形成后细菌附着的阶段,属于后续步骤;唾液膜(D)和透明膜(E)并非牙菌斑形成标准术语。故选A。
高速成像技术显示,当人张嘴说话时,嘴唇会先被一层唾液薄膜润湿,并在嘴张开时形成唾液细丝。接下来送气发声时,向外的气流会将细丝拉长、破散并喷溅到空气中去(动作类似于吹泡泡糖),而整个过程的发生耗时不到一秒。那如果保持安静不说话,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并不。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疾控预防中心的威...
唾液是通过唾液腺产生的,而人类的唾液腺有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少量的微小腺体。舌下有大量的涎水,需要考虑是否有舌下腺的过度分泌。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口腔科的检查,包括视诊、腮腺彩超、颌下腺彩超等,并结合CT进行确诊,如有舌下腺瘤,需要外科手术。
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早上醒时嘴上有黏状薄膜类物质,舌头表面泛黄,唾液显黄色,有...
早上醒时嘴上有黏状薄膜类物质,舌头表面泛黄,唾液显...指导意见:如患有口臭应定期检查是否有牙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