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唯识三十颂》讲记研读(21):什么是因果譬喻门?因果譬喻门最关键的一句是:“恒转如瀑流。”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两个因素:一是恒转;二是瀑流。“恒转”旨在表现第八识变动不居的特性,和永无止境的特性;“瀑流”旨在比喻第八识连续不断的特性。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非断非常”。讲记中是这么说...
所属专辑:南师讲唯识与中观完整版234集 声音简介 南怀瑾老师悲悯末法众生,开示唯识与中观妙义,首度公开完整版本共234集,处处是宝,随缘得之。资料珍贵难得,望请珍惜!更多资料关注微信公众号:传统文化APP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
阿赖耶识的真妄和合 | 《成唯识论》说第八识是由常住法和生灭法和合而运转。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恒,言遮断:转,表...
南怀瑾讲述《唯识与中观》:第14章(1) 2020-10-10 11:39:2849:244768 所属专辑:南怀瑾讲述《唯识与中观》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可可西里骑士 661039 简介:血管里响起马蹄的声音。。。
正觉会萧平实及其弟子们认为末那识(意根)能够缘(取)法尘,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关于末那识(意根)不能缘法尘的经典证明及其解释:《成唯识论》:应知此意但缘藏识见分。非余。彼无始来一类相续似常一故。恒与诸法为所依故。此唯执彼为自内我。乘语势故说我所言。或此执彼是我之我。故于一见义说二言。
所属专辑:南怀瑾全集 之 唯识与中观 (上、下) 喜欢下载分享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清源明皎洁 警醒 2023-05回复赞音频列表 1 230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02 25532021-07 2 231与内习气外触等法,恒相随转 24442021-07 3 232 如是法喻01 25122021-07 4 232 如是法喻02 24802021-07 5 ...
戒贤论师与记忆的永恒存储 | 公元631年, 当时已经高龄百岁的戒贤论师,身体遭遇到难以忍受的病痛,他想要断食以求自尽,结果起念的当晚,文殊师利大士、 观音大士和 弥勒大士就同时现身在他的梦境里。 告诉他,“你的病苦是因为过去世作国王,却不知体恤人民所招得的果报,如果你自尽了,这病苦便没有终了的一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