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贞观六年十月,李世民从外地巡视一圈回京,在大安宫设酒宴侍奉李渊。席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轮流端上饮食及用具在旁侍候李渊。估计是喝高了,散会前,李世民想亲自为老爷子抬轿舆。李渊觉得不太好,便让太子李承乾代劳。贞观七年,李世民在汉代未央宫旧址侍奉李渊饮宴。李渊命令颉利可汗起身作舞,又命南蛮首领冯智...
但是为了避免篡权夺位的嫌疑,他便暗示部下义,而李渊则假意再三推托辞让,又经他的亲信不逼杨侑自己提出让位的建议断上表劝进,这样他们反复演了几次“双簧”之后,李渊才在这一年的5月,登上了大唐皇帝的宝座。唐高祖称帝后便打出唐朝的旗号,决心和各个敌,唐高祖采取东联李密,对的集团争夺天下,实现统一全国的宏伟目标。
高祖和太祖一般用在开国皇帝身上,比如汉太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这些都是开国打天下的皇帝。世祖、圣祖、成祖一般用在再次打天下的皇帝身上,比如汉世祖光武帝刘秀,明成祖朱棣,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这些都是二次打天下的皇帝。刘秀建立...
唐高祖李渊与唐太宗李世民,显然就是这样一对戏精父子。作为中国封建时代鼎盛王朝的开创者,李渊的存在感实在太弱,甚至连司马光都认为李渊能得天下,都是因为儿子李世民的功劳。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印象,一方面源自李世民太过耀眼的功绩,另一方面也与李渊的个人经历有关:51岁起兵的李渊,52岁建立了李唐王朝,随后用七八年...
贞观九年,唐高祖李渊去世。而这一年,他的孙儿、李世民的第九子、未来的唐高宗李治,已经七八岁了。武曌即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公认的女皇帝,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但实际上早年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武则天14岁奉诏入宫成为“才人”,入宫那年是贞观十二年,太上皇李渊早去世了,那么李渊是不是不可能见过...
唐高祖李渊(566年12月21日~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他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于618年6月18日至626年9月3日在位,同时也是初唐时期的政治家、军事统帅。作为唐太祖李虎之孙、唐世祖李暜子,李渊深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的垂爱,历任千牛备身、卫尉少卿等职务。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
贞观二年(628年),已经62岁的唐高祖李渊生下了最小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从这可以看出来李渊退位之后的日子有多么滋润,但这只是他表面的滋润,他可是被迫退居二线,内心有多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李渊在被迫退位之后,曾经一度与儿子李世民的关系很不和谐,他虽然生活得很滋润,但是内心的苦恐怕外人难以想象,不过在人生...
1、李渊离职三年后,“被”搬家到了小宫殿太安宫 有一个李世民这样的儿子,李渊是该高兴,还是该痛苦?高兴的是,儿子李世民文武双全,对于大唐的建立居功至伟;让李渊痛苦的是,为了上位,李世民残酷杀害太子哥哥李建成,杀了兄弟齐王李元吉,还丧尽天良地杀了自己的十个孙子。这还不算,当时的朝廷内外都被李世民...
按照正史上的记载李渊当初起兵反隋是不情愿的,《新唐书 太宗 本纪》记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唐太宗李世民才是首倡起兵反隋的人, 唐高祖李渊是唐朝的开创者,然而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却不强。谈起唐朝的皇帝人们往往会想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那么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君主为何在历史上存在感如此之低呢?按照正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