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宫记档中,我们还能多次窥析,唐英的慎,还表现在事务管理和选拔优秀人才上。乾隆九年,唐英在奉令“赔补破瓷”的奏折中提及:“……现与协造之催总老格,谨遵核减各条内指驳之处,一概小心更加,务期较从前之花纹,釉水细微鲜艳,其做坯,满窑亦必敬谨查看,不致破损过多。” 唐英制青花缠枝莲纹花...
清代督陶官唐英 陶瓷爱好者,无人不知唐英。唐英(1682年-1756年),奉天(今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1728年(雍正六年),被任命监江西景德镇窑务,先后在景德镇27年。后人称之所在期间御窑为“唐窑”。他到御窑厂不久,就派人往浙江、河南等地学习古代名窑制瓷技术与配方。仿古采今、破茧化蝶,使得全国...
从此唐英就再也没有娶过正室,陶人心语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叫可姬小传,里面描述了很多他和可姬的感情和生活细节,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唐英非常细服,非常柔情的一面,可姬姓张是个孤儿,她小的时候被她伯母抚养成人,后来被唐英的马氏夫人看中,把她买回来到府里做丫鬟,她很聪明长得又非常漂亮,不止马氏喜欢的...
唐英,字俊公,关东沈阳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卒于乾隆二十一的(1756年)。他从十六岁开始,就在清宫养心殿供职,过了二十多年的宫廷侍丛生活。四十二岁那年,(雍正元年)被授予内务府员外郎之职;雍正六年八月,他带着这个头衔奉命到景德镇佐理陶务,担任驻御器厂协理官。他“历监粤海关、淮安关;乾隆初,调...
唐英来到了景德镇,虽身为协理督陶官却成了御窑厂真正的管理者,从此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一个新时代。尽管他是一员武将,在皇帝身边三十年,可一到景德镇对着陶瓷生产“茫然不晓”,“为有生所未经见”,每天惴惴不安地由着工匠们摆布指使。“唯诺于工匠之意旨而惴惴焉”,这在他的《瓷务事宜示谕稿序》中曾...
督陶官唐英不仅在督陶制瓷方面成就斐然,而且在陶瓷文献编撰方面也留下了丰硕成果,成为清代有名的陶瓷文献编撰家。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看陈宁的《著述丰富的陶瓷文献编撰家唐英》--- 唐英是清代雍乾时期的著名督陶官。综观其一生,唐英不仅在督陶制瓷方面取得了杰出...
四川美术学院唐英教授的陶艺作品大体上建立在客观与主观,西方与东方,现代与传统诸多辩证统一关系之上,以现代陶艺这种西方语言表现着东方式的艺术哲学思维。 《火星态》80cm x 80cm x 90cm 陶质 2024 年 9 月 《火星态》(局部) 先生的作品,最直观的印象莫过于他对陶艺作品泥性的超高难度的把握与驾驭。如《彝族...
瓷器界的传奇人物,唐英 唐英虽然已经过世260多年了,但是唐英的一生非常的传奇,16岁进内廷做警卫员,后来又在内务府画过图样,然后做珐琅,做砚台他什么都会,甚至连木工他都做得好,因为有一次给怡亲王画了葡萄纹样稿,得到了赏识,然后做了内务府的员外郎,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从一个工匠变成了领导阶层。后...
唐英,字隽公,又作俊公、叔子,晚年号蜗居老人、蜗居寄士。沈阳人,出自包衣阿哈满族家奴之家,隶属于正白旗。他47岁时被雍正皇帝派往江西景德镇,奉命驻景德镇御窑厂署,协助时任淮安板闸关督理监管景德镇御厂窑务的年希尧“佐理陶务”。 由于康熙、雍正到乾隆,...
一、唐英基本情况 唐英(1682-1756年),清代陶瓷艺术家,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沈阳人,隶属汉军正白旗,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镇督陶官,在职将近30年,先后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对于唐英,要从三个层面来看他:首先他是一个文人;第二才是督陶官,为朝廷做事,监管、创烧瓷器;第三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