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稚松何以让这位著名科学家发出这样的感慨? 当年在斯坦福大学,唐稚松正是受到时序逻辑和几位美国专家的启发,大胆提出了一种可执行的时序逻辑语言XYZ/E,并把它作为软件开发过程的统一基础。 如果说伯努利获得图灵奖的最大贡献是开创性地将时序逻辑引入计算机科学,那么唐稚松则第一次把这种时序逻辑的形式化理论与最新软件...
唐稚松:1944年省立一中高17班毕业,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专家,中科院院士。
在唐稚松的悼亡诗中,情真意切、悲痛欲绝且意蕴丰赡的诗句俯拾即是:“当时旧侣今何在,独对苍茫送夕阳”,“已约相依不再分,如何人境忽无君”,“小窗花讯又新春,不见窗前伏案身”,“红颜知己云烟渺,白首情缘割舍难”,“飘忽哀思飞似絮,依稀...
编者按:唐稚松(1925-2008)是中科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为我国计算机科学和软件事业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今天是唐稚松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我们特邀请唐稚松院士的学生原中科院软件所所长冯玉琳先生撰写一篇回忆文章,以纪念唐先生。 我们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唐先生名下的一名学子,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老师永远都是我们学习...
而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有一位先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卓越的创新,为这个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就是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唐稚松。唐稚松以其对软件工程的深刻理解,将哲学思想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开创了基于时序逻辑的软件开发模式,成为当代软件工程领域的标杆性人物。
唐稚松 诗词唐稚松诗词 一、作者介绍 唐稚松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呢。他的诗词就像一个个独特的小世界。他呀,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些都融入到他创作的诗词当中啦。他的诗词风格在众多诗人当中很有辨识度,就像在一群小伙伴里,你一眼就能认出那个最特别的。 二、诗词的风格特点 1.情感真挚 他的诗词...
唐稚松先生是一位严谨治学的学者,他坚守科学的尊严,对学术界的腐败现象抱有深切的反感。他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培养了一大批在计算机理论和软件领域杰出的人才,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常常强调科研人员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为科学研究是探寻真理的严肃事业,容不得半点虚假与投机取巧。唐稚松...
唐稚松(1925-2008)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中国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科学事业的振兴兢兢业业奋斗近六十载,贡献了毕生精力,于2008年7月21日3时31分在北京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
通过这一系统,唐稚松展示了他对软件工程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哲学跟进,最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他的努力不仅获得了一致好评,更是为国际软件工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唐稚松的智慧启示 在他看来,软件系统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需要更深层的哲学思考与分析。唐稚松坚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