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碑文记载,《王居士砖塔铭》为唐代书家敬客所书,撰文则是由上官灵芝所著,此碑极为罕见,市面上关于此碑的碑帖资料都是比较少的。《王居士砖塔铭》出土于明代,出土之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例如顾炎武等人。关于书家敬客,典籍中记载的还是比较少的,对其书法也没有详细的论述。从作品风格来看,《王居士...
从形质载体上看,它属于碑无疑,毕竟是刻在石碑上的,但从风格上看却迥异于魏碑。从血统上看,它是与刻帖书法一样尊贵,也都是可以奉诸庙堂的经典,但又不是以刻帖为主要形式来流行。它有碑学里的劲健,也有帖学里的端庄; 但它没有碑学中的奇险,更无帖学中的柔媚。总之,它俨然独立于碑、帖两流派之外,...
学书法的朋友对“唐碑”一定不陌生,它们主要出土于陕西西安和河南洛阳两座城市,尤其是西安,经常有唐代墓志碑刻出土的消息。碑林博物馆、陕西省博,成了很多书友心目中的“圣地”。据统计,本世纪以来,西安共出土了“唐碑”1000多方,数量不可谓不大。但近几年发现的一块,被学界盛赞为“近20年最美书法”,甚...
《唐王洪范碑》原称《唐华阳观王洪范碑》,又名为《王先生碑》,是唐代杰出书法家王玄宗的作品。王玄宗此人史书少有记载,其出生于山东琅琊,后隐居于嵩山之上,被尊称为“太和先生”。虽然关于王玄宗的书法资料已无从考证,但从《王洪范碑》这个作品来看,可见到他在书法领域的高超技艺。《王洪范碑》的书法特点...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王行满《周护碑》赏析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家王行满《周护碑局部》是唐朝书法的瑰宝,立于唐显庆三年(658年)。原藏于陕西醴泉县昭陵博物馆,1974年出土于昭陵葬墓。碑文35行,行80字,许敬宗撰。此碑书法端庄秀润,风格独特,不在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之下。然而,后遭破坏,仅余部分碑身...
这款唐碑,可与李邕、颜真卿相媲美! 苏灵芝,唐开元、天宝年间陕西省武功县人。天宝中(约750)任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录事参军。 他的书法笔力遒劲端庄,与同时代书法大师北海李邕和平原太守颜真卿相媲美。后来,评论家说,苏灵芝书法“视北海(李邕)则加庄,视太师(颜真卿)又多隽”。
明净雄健的唐碑法度——《等慈寺碑》匀净雄健的书法风采 唐初三教合流、崇儒为先的文化政策影响到了唐初的碑文的创作。《等慈寺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等慈寺碑》全称《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唐颜师古撰。楷书,32行,行65字。额题“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此碑书法主要取法北魏,但有经隋...
唐朝时期著名书法艺术家李邕《法华寺碑》赏析 李邕《法华寺碑》之一 李邕《法华寺碑》又称《秦望山法华寺碑》,久佚,原为李邕开元廿三年所书,旧存浙江山阴秦望山,今已无存。传世仅何子贞藏宋拓孤本,实为宋刻而非唐刻,似木刻。何氏曾双钩重刻,宋拓本今藏上海博物馆,有影印本流传。明代有翻刻,但...
《麓山寺碑》亦称《岳麓寺碑》,李邕撰文并书,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立,在湖南长沙岳麓公园。碑高2.7米,宽1.35米,行楷书28行,满行56字,共1413字。圆顶上饰有龙纹浮雕,上有阳文篆书“麓山寺碑”四字。碑左和右下方有损缺。碑侧刻有宋...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主办《盛世重光——唐碑拓本与唐人书法》展览,征集唐代名碑拓本125件,以拓本阐述一段完整的唐代书法史。展期:2022年11月28日——2023年2月28日本次展览邀请策展人: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副馆长李晓国为观众进行讲解,期待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也欢迎前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