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当不同的商品都只是跟货币相交换的时候,尽管在本质层面上都只是因为它们具有交换价值才可能发生这样的流通过程,但在外在形式上,所有的商品似乎都表现为使用价值,似乎只有货币才以交换价值的形式存在。 基于唯物辩证法的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的这一...
从而就不会把资本的物质形式与社会形式混淆起来;如果从唯物史观出发,他们就不至于只知道资本是怎么进行生产的而不知道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从而就不会只关注消灭资本而不关注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果从唯物史观出发,他们就不至于只知道劳动价值论与劳动者失去一切这两者之间的对立与矛盾,而不知道这种矛盾在现实...
他明确地指出,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或资本的增殖过程虽然可以用交换关系或货币形式来建构出一种调和的外在形式,但它始终不可能消解资本家和劳动者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分离与斗争,始终不可能消除上述调和的外在形式不断走向矛盾及自我扬弃的命运。对奈格里来说,这就是辩证法的核心内涵,即对抗性的辩证法。“作为争议的焦点(...
他始终不可能搞懂的是,这里的关键问题其实不是其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所阐明和提出的各种范畴与劳动价值论之间的对立或矛盾,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内在矛盾的问题;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表面运动与作为这个制度的生理学的劳动价值论之间的对立或矛盾,而是后者...
剩下的恐怕只是把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形式仅仅理解为交换价值形式,再从交换价值使人物化或异化的角度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统治结构的抽象性以及个人在其中的异在性。这种观点在当代西方左派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对马克思价值论的简单化解读造成一种广泛的误读。《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内在矛盾之...
正因为如此,这一概念的最基本形式只能是交换价值,而不可能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才出现的那些具体形式,如剩余价值等。 当我们从这种商品概念即第一种商品概念的角度来审视马克思研究商品关系的相关文本时,不难发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本主义异化观的角度所批判的那种“商品”,恰恰正是这种...
他们不能把握资本的物的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的关系所付出的代价是:或者直接把资本的使用价值形式即生产资料说成是资本本身,或者把社会属性维度的资本的一些元素形式如商品和货币说成是资本本身。当恩格斯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是在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这一定义中才承认资本与劳动的统一时,他实际上触及了资产阶级经济学...
而斯密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问题不在于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与以前的经济形式的差异性,不在于他们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独特本性(即通过工业体系的建构使一般劳动成为商品价值的内在要素以及商品交换的共同基础,从而使商品供求关系的基础或市场价格的决定标准不再依赖于买卖双方的主观判断,而是依赖于商品内含的...
事实上,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虽然马克思在第一章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和第四节“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中,的确只是强调了交换价值这种价值形式的重要性及其所凸显的拜物教效应,但那只是因为这两节是专论交换价值及其效应的。而在本章的一开头即第一节中,事实上马克思所论述的是包括使用价值在...
由此,资本主义历史特殊的二重性本质仅仅表现为抽象的价值维度。“由于抽象和具体维度的矛盾,特定形式的反资本主义针对以犹太人为形式的资本表现出来的、抽象的维度,不是因为犹太人被有意识地等同于价值维度,而是因为资本主义表现为这样的方式。”因而,作为一种 “意识形态和思维形式”的现代反犹主义,它的产生正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