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鎏金莲瓣银茶托,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唐长安城平康坊遗址,为唐朝的茶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赤金走龙赤金走龙为唐代文物,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唐赤金走龙为一组小金龙,最高的2.8厘米,最矮的2厘米,身材纤细,阔嘴伸颈,头顶双角,折曲于脑后,圆眼深目,两唇张开...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为唐朝的文物,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窖藏文物展”内。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外径4.6厘米,金香盂直径2.8厘米,链长7.5厘米,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整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侧...
榆林窟壁画里有一位回鹘女性,头上戴着桃形冠,身上穿着翻领长袍,她的丈夫是归顺唐朝的契丹将领。她把草原上那种金线绣花的绝活带进长安,现在故宫藏的唐代织锦不少都是她家作坊的款式,还资助修建佛寺、推广胡旋舞。这类文物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事实:唐代女性的开放,不仅是“穿什么”,更是“做什么”——她们...
唐代历史文物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精湛的工艺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辉煌。这些文物不仅是唐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通过对唐代历史文物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为传承和弘扬...
此宝函乃唐朝所铸,以金银精雕细琢而成,外观华丽且工艺精湛。它由外层的8个金、银盒巧妙组合,内部则珍藏着一尊小金佛,彰显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作为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唐八重宝函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是唐朝时期对佛教文化重视的有力见证。6. 唐五代秘色瓷:唐五代秘色瓷,...
说到唐代女性,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画面,可能就是“袒胸装”——那些开放的服饰似乎成了唐朝女性的标签。但问题来了,这种印象究竟有多真实?根据2023年国家文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发掘的唐代墓葬中,女性随葬品的比重高达41%,远远超过汉代的28%。这些被精心收藏的随葬品,实际上藏着无数关于盛唐女性...
唐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是一件金银器文物,在唐代历史中是首次被发现类似器具,整个造型呈现游牧民族装水的皮囊袋子形状,最惊奇的还是袋中有一凸起的舞蹈的马。10. 唐鎏金莲瓣银茶托 唐鎏金莲瓣银茶托是唐朝拥有饮茶的茶具,与之同时出土共有七件,每一件造型都异曲同工,为浅口平沿且杯口花边状,而且内部还...
此文物为唐朝时期的酒器,以精美玛瑙制成,工艺水平极高。其杯体呈角状兽首形,兽双角巧妙地作为杯柄设计,而嘴部则镶嵌金帽,眼、耳、鼻的刻画精细入微。值得一提的是,唐兽首玛瑙杯是现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作品,不仅代表了唐代玉器制作的巅峰水准,更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2. 唐赤金走龙...
唐鎏金莲瓣银茶托 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唐长安城平康坊遗址,为唐朝的茶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茶托宽平沿,浅腹,圈足,平面呈五曲花瓣形,边缘微向上卷。其圈足内刻“左策使宅茶库金涂拓子壹拾枚共重玖拾柒两伍钱一”。这件文物代表着唐代鎏金技术的最高技艺,具有不可估计的历史价值。祭侄季明...
文物遗存 石刻 献陵 献陵朱雀门外现存石虎一对,青龙门外现存石虎一对,白虎门外现存石虎一对,南侧者与基座分离,腿、嘴残破,身躯完好。石犀一只,华表一只。昭陵 昭陵现存六件青石浮雕(昭陵六骏),十四尊酋长石像(均已残损)。乾陵 乾陵内城青龙、玄武、朱雀、白虎四门前各存石狮一对、玄武门另存石立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