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回纥是靠得住的。因为大唐有恩于他们!当然,回纥也是知恩图报的部族。648年回纥内部发生乌纥之乱。唐太宗派燕然都护府副都护元礼臣,平定叛乱。公元651年,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叛唐,回纥首领婆润派出五万骑兵协助唐朝出征,双方联手将老对手突厥打败。双方百余年来,并肩战斗,再加上不断的姻亲关系,彼此间...
史思明死后,唐朝又看到了希望,想要反攻。然而,此时的唐代宗(肃宗之子)同样怕官军打不过,有一次向回纥借兵。公元762年,唐代宗以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与回纥兵联合进军洛阳。关于此战,《旧唐书·回纥传》中记载:怀恩与回纥右杀为先锋,及诸节度同攻贼破之,进克东京洛阳,史朝义率残寇而走。...
在此情况下,郭子仪打算向漠北的回纥借兵,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在隋唐年间也逐渐强大起来。唐肃宗为了复国,同意了郭子仪的借兵回纥的请求,并且,在与回纥可汗葛勒商谈借兵时,唐肃宗急于收复长安,而许下屈辱的盟约:一旦夺回京都长安,土地、士庶都归唐朝,金帛、子女都归回纥。葛勒可汗大喜,派儿子叶护、将军帝...
唐朝借兵是皇帝借兵,是朝廷借兵,并且已经允诺了借兵“报酬”,借来的兵听从唐朝的指挥。 吴三桂借兵,只是关宁铁骑在借兵,更确切的说就是吴三桂个人借的兵。借来的兵是独立的,并不能听自己调遣,甚至自己是听人家调遣。 其三,借的兵数量不同。 唐肃宗借回纥兵,总共借了4000,这点兵力在唐朝面前并不是主流,方便对回...
这个民族一直活跃在中亚地区,在大唐强盛的时候,和唐朝的关系很好。从李世民的时候,他们就经常派遣使者到唐朝,而大唐也给予了他们很多的经济利益,甚至是下嫁皇族贵女给回纥,因此我们双方的关系一直很好。在凭借唐军没办法迅速的搞定安禄山的大军以后,唐肃宗想到了向这个一直以来关系很好的邻居借兵。国家的利益一直是...
1、安史之乱借兵的成本 安史之乱,唐肃宗登上皇位后,开始平叛,将安西、北庭等地的精锐军队调到内地,同时准备向回纥借兵。 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任命豳王李守礼的儿子李承寀(cǎi)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为使向回纥借兵,以扩充实力。就像当年苏联出兵东北攻击关东军后,运回大量东北的机械设备等各种物资作为军费一样...
安史之乱时唐朝已经集结了数十万平叛大军,为何还要向回纥借兵? 李隆基在位晚期倦怠于政事,宠爱杨贵妃,还任用奸佞杨国忠等人,导致唐朝的国力是由盛而衰,在公元755年11月份,安禄山与史思明举兵造反,率兵15万精兵南下,迅速占领了洛阳、长安等地,这就是史称“安史之乱”,而唐玄宗更是仓皇出逃,唐肃宗则是奔向灵武,即...
七月,唐肃宗为了长久地笼络回纥人,就将寡居的宁国公主献给回纥王和亲当王后。唐肃宗的目的也是很明确,继续向回纥借兵。 尽管如此,唐肃宗心里还是很难过,此前出塞和亲的都是朝廷册封的宗室之女或宫女,唯有这次是大唐的正牌公主,皇帝的亲生女儿,看来皇帝也是没有办法啊,为了祖宗的基业舍弃亲生女儿也无所谓了,只可惜宁...
回纥要的是钱,吐蕃要的是命,而且吐蕃一直是进攻态势对西域陇右甚至关中,回纥相对来说守势多,而且如果...
安史之乱时,唐朝向回纥借兵平叛。此时,李适为太子,访回纥,被登利可汗要求行跪拜礼,李适深感受辱,拒绝。可汗命人打伤其随从。平叛后,唐朝趋稳,李适上位,为德宗;而回纥内乱,登利可汗被杀。新可汗为巩固地位,向唐称臣,称德宗为父。尊严由国力决定,弱国无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