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数以百万计的唐山人一样,将近三十年了,多希望这是出自某个大导演杜撰的灾难巨片,我们的亲人有再次醒来的那个瞬间。可是它不是。真实的悲剧比虚构的故事更惨烈! 青龙能做到的,唐山为什么不能? 七·二八不是一个法定纪念日。新闻媒体总是尽着天职和良心,年年关注七·二八,年年报道七·二八,不忍说又...
唐山地震前,我虽然没在唐山,可我知道发现了多少微观异常。唐山二中田金武,地震三要素报的不是一般水平;唐山市自来水公司安继辉的水氡不是小异常;马希融的形变电阻率直接捅到了国家地震局;贾庵子,河沿庄……变电站的地电微安表都烧毁了……唐山市地震监测网的微安表烧了多少块! 宏观异常呢?能写一本书…… 唐山市...
唐山警世录 七.二八大地震漏报始末 本书作者:张庆洲 两道深深的辙 青龙奇迹 开滦矿务局井下奇迹 唐山大地震以超过24万鲜活的生命为代价,永远地载入 了史册。 青龙满族自治县成功发布了临震预报,全县47万人逢凶 化吉。在人类征服地震的崎岖小路上,碾出了一道深深的辙。 在大地震即将来临之际,准确地发布临震预报...
此时距唐山大地震仅有15个小时。 唐山警示录[连载之26]:巨大的灾难和无边的黑暗悄悄地降临 作者: 张庆洲 巨大的灾难和无边的黑暗悄悄地降临了。 汪成民作为一个地震科学家,1976年上半年竟然去了三次唐山。在海城地震后,他敏感地抓住唐山不放,第一次跑遍了在海城地震后所有发生异常变化的温泉:秦皇岛、抚宁、遵化...
唐山市方圆50公里内在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7级强震发生。 杨友宸无法忘记,全场一片寂静。 唐山警示录[连载之10]:地震监测网的忧虑和不安 作者: 张庆洲 中共唐山市委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是唐山防震工作的重大转折。各部门相继成立了防震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和推动了防震工作的深入开展。
你知道吗?1976年7月28日,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其发生曾被准确预测。唐山作家张庆洲,通过长时间的调查与对数十位当事人的采访,披露了这一令人震惊的事实经过,并揭开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近30年的秘密。张庆洲,一位土生土长的唐山人,也是大地震的亲历者。他的著作带着对遇难亲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
唐山警示录之21:“东西之争”风云乍起 作者: 张庆洲 唐山大地震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灾害上的严重性,以及地震部门围绕唐山地震所暴露的矛盾的充分性,严肃认真地总结唐山地震对造福于全人类是十分重要的。遗憾的是,二十多年了没有进行这项总结,也许真的是没有办法进行总结,如果总结也许会总结出点什么事情来!地震预报难...
唐山警示录之8:一份特大地震的完整震例 作者: 张庆洲 姜义仓,1932年4月生人,高级工程师。天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75年,任开滦赵各庄矿地震台台长。姜义仓个头不高,鼻梁骨有一块伤疤,那是大地震给这位地震台台长留下的痕迹。老人思维敏捷,谈起唐山大地震,那铬印般的记忆却时常打乱他的正...
唐山警示录(二) 唐山警示录[连载之06]:这个大震最低6.7级,最高可达7.7级 作者:张庆洲 侯世钧,男,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 1964年8月,分配到唐山地区乐亭城关中学(“文革”期间更名乐亭红卫中学)任初、高中物理课理化教研组长。 1969年,渤海地震后,红卫中学成立了地震测报小组。 1970年1月,参加...
唐山警示录(二)唐山警示录[连载之06]:,:张庆洲侯世钧,男,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 1964年8月,分配到唐山地区乐亭城关中学(“文革”期间更名乐亭红卫中学)任初、高中物理课理化教研组长。 1969年,渤海地震后,红卫中学成立了地震测报小组。 1970年1月,参加首届全国地震工作会议,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