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院是陕西省的地名,1644年设立,清初(约1644年)因唐姓人家所建之住宅得名。地名含义 唐姓人家曾建宅居住的院子。历史沿革 自清初得名以来,原住地居民搬迁至瓦房坝居住,村弃名存。1959年1月属南星人民公社瓦房坝管理区瓦房坝生产大队下辖,1984年3月改社设乡属瓦房坝乡瓦房坝村村民委员会下辖,2001年11月...
5月13日,正值阳光明媚,我踏上了探访渭北高原上的唐家大院的旅程。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每一副楹联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块雕塑都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唐家大院坐落于旬邑县城以北7公里处的太村镇唐家村。这里曾是明初洪洞大移民时期,唐家先祖唐应弼从山西迁徙至旬邑的定居之地。随着唐应弼四世孙...
唐家大院,始建于清朝道光五年(1825年),历经43年的精心修建,直到同治七年(1868年)才基本完工。这座大院不仅是“三水唐家”秦商家族的故居,更是渭北高原上的传统民居瑰宝,被誉为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的典范。唐家大院占地面积广阔,原建规模宏大,共有87个院落,约2700多间房屋,虽然历经风雨沧桑,现存建筑仅剩...
唐家大院的现状 🏡如今的唐家大院是一座三层木楼,临路是朝门。走进朝门,院内青石铺地,正门为朱红色,两旁是木雕格窗,窗上有“一品当朝,禄位高升”八个字。现在还能看到的外层大屋,其实是二道朝门。昔日唐家即便收租别院也都不是小家院落,城市的历史就是和某些人、某些家庭有着必然联系,了解他们正是为了还原...
唐家大院秦商文化景区,经著名专家学者深入考察,认定唐家大院是中国民居建筑典范,是秦商文化的代表。该项目作为旬邑文化旅游产业的重点项目推出,参与招商引资活动。拟建为中国最具地域特色的民居观光和秦商文化体验示范旅游景区。按找项目策划理念,其功能版块设置为唐家大院观光区、秦商文化体验区、民居民俗博览区、...
由于唐家有钱有势,故而其所建宅院均极其考究,其间历时四十三年,共建宫殿式庭院八十七院,约二千七百余间。所有建筑均为木、石及砖结构,院内板隔墙上刻有“八仙图”、“二十四孝图”等各种图案,院内角柱,墙壁上则雕有“八骏马”、“华山对弈”等。还有牡丹、梅竹、旱莲花等浮雕作品,这些雕刻,形态各异,但都形...
5月13日,阳光明媚,行走在渭北高原上的古代民居建筑——唐家大院,古色古香的院落内,每一副楹联,每一块雕塑,都在诉说着这里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故事。 唐家大院位于旬邑县城以北7公里处的太村镇唐家村。据介绍,明初洪洞大移民时,唐家先祖唐应弼从山西移民旬邑,...
渭北高原上这座唐家大院,由唐家民宅古建筑群和唐延墓园组成。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历时43年建成87院2700余间房屋。现存院落5座,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均为两进式院落,坐东向西,沿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后楼房、中厅房、前楼房,两侧布置有左右厢房,院与院之间相互联通。 建筑型态为硬山式灰瓦顶,宅院墙壁和房...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城东北7公里处的唐家村,隐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民居瑰宝——唐家大院。这座大院是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艺术价值。近日,中国旅游报社记者参加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唐家大院,感受中国古代建筑之美。唐家大院修建于明末清初,是“三水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