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的第十七位皇帝,年号大中,在位十三年,对内整顿吏治,打击不法权贵,限制宗室宦官,对外强硬应对外辱,击败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收复河湟谷地,在晚唐衰落腐朽的大背景下形成难得的安定局面。因此宣宗统治时期被称为大中之治。同时,宣宗为人明察沉断,从谏如流,恭谨节俭,直至唐朝灭亡,百姓...
唐宪宗禁不住心中那份情,就找了机会和郑氏度过美好的一晚。没多久,郑氏发现自己怀孕了。好在她是个侍女,加上唐宪宗的儿子众多,后宫妃嫔也懒得理她这么低等级的人。所以,郑氏也能安稳地在后宫生活。《旧唐书·宣宗纪》:“李怡(后改名李忱)生于唐长城大明宫。”不久,她就生下了儿子李忱,但是,母子俩却...
播放出现小问题,请 刷新 尝试 0 收藏 分享 0次播放 唐朝的“傻子”皇帝,历史人物,唐宣宗 亚文化图 发布时间:1小时前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然而在帝室衰落,各方势力水火不容之时,一位朝堂公认的“傻子”登上帝位,开始在重重掣肘中力所能及地挽救大唐江山,行将颠覆的大唐在他手中迎来了落日前的最后一抹余晖,他就是——唐宣宗李忱。痴傻皇子 公元810年,唐王朝第十二位皇帝唐宪宗李纯迎来了他的第十三个儿子,即李忱。可李忱的到来并没有让唐宪宗...
直到登基之后,他才终于一雪前耻,展现出自己的真正才华。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一位为末代大唐延续了60年国祚的明君。01 大唐盛世的辉煌,那可是让无数人心驰神往的。提起唐朝,人们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就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当然,还有那位独一无二、权倾天下的女皇帝武则天。然而,在...
唐宣宗李忱(公元810-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公元846—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穆宗李恒异母弟。初名李怡,初封光王。唐武宗死后,以皇太叔的身份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十三年,年号“大中”。 唐宣宗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欢读贞观政要,整顿吏治,并且限制皇亲和宦官。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李之...
唐宣宗的“大中之治”唐宣宗是唐宪宗的儿子,唐武宗的叔叔,唐穆宗的弟弟。唐武宗驾崩后,宦官马元贽没有立唐武宗的儿子,而是选择了看似傻傻痴痴的光王李忱,即唐宣宗。后人说,唐宣宗就是个戏精,装出一副智商短缺的模样,一点不引人关注,甚至被唐武宗所看不起,可是登上皇位后的他,立刻展露出出众的才华和过人...
唐宣宗是晚唐少有的明君,他为人简朴勤政,对亲属和身边的人要求极其严格,他虚心纳谏,与魏征五世孙魏谟复制了太宗朝的君臣际遇,因此被后人称为“小太宗”。这位貌似“不慧”,曾经遭到世人讥笑的帝王,还取得了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大有将大唐重新带向辉煌的势头,因此人们给了他一个评价极高的“宣”字谥号。而...
唐宣宗李忱是一位充满智慧与远见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的成就为后世所铭记。他的治国理念、政策与成就不仅影响了唐朝的历史发展,也为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李忱的故事告诉我们,治国理政不仅需要智慧与能力,更需要对人民的关怀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当学习李忱的精神,关注民生...
李忱靠着出色的演技成功蒙混过宦官,登上皇位;然而,他在唐武宗统治时期受到持续打压。唐宣宗即位后,迫切需要巩固自己的合法统治地位。在演技方面,唐宣宗在大唐历代帝王中可以称得上前三。最佳的途径在于确立自己作为唐宪宗直系后裔的身份。登基不久,唐宣宗便不断强调他与唐宪宗之间深厚的父子情谊。说实话,唐宪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