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和人心都归向于国家七百年的庆典,祖庙与亿万民众共同庆祝这个盛大节日。先(唐)太宗以明察秋毫之道总揽万民;(唐)高宗以《通典》之策而清理四方。(他们)纳贤用能,肃清国运艰阻,先帝开创的道路宽阔而平坦。承袭宏基伟业,需要依靠非凡卓越的圣贤。 尊敬的皇太后陛下,您的德行超越了女娲炼石补天的境界。您用深深仁...
唐代杜佑的( ),以记述典章制度的形式,汇集了唐朝中期及其以前许多朝代兵制、谋略、边防、军政、屯田等方面的情况。A、《三略》 B、《武经总要》 C、《注孙子》 D、《通典》 答案:D继续查询下一题的答案 【相关内容】194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颁布( ),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带有根本法性质的文件,...
(1)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引用汉朝、唐朝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属”“典”“故事”“折”)(2)丁内艰,时以边兵稍息,农政未修,起复授置缘边安抚使,且诏边民诱其复业。遇到母亲的丧事,当时因为边...
10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父鉴,隋戎州刺史,与高祖善,尝偕典军卫,故俭雅与秦王游。俭爽迈少绳检,然事亲以孝闻。见隋政浸乱,阴说秦王
国之利不宜计也,而必计利民。利民者,非一切之法所可据为典要,唯其时而已。唐之初制,租出谷,庸出绢,调出缯、纩、布,其后两税法行,蹭、纩、布改令纳钱。陆敬舆上言:“所征非所业,所业非所征,请令仍输本色。”执常理以言之, 宜无以易也;揣事理以言之,则有未允者焉。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
但评论界认为唐以前的五言古诗是诗的正宗,而七言古诗则是唐代为正宗。不过还有一派认为天下事物穷则变,变则通,诗也如此。在朱自清先生看来,历代诗各有胜场,也各有短处,只要知道新,变,就是进步,这些争论都应该不是问题。 ---个人看法--- 以上是我整理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中“诗”的笔记,其中我有2个小感想...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2)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
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9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通典》是记录了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编成,北宋时就有刊本,以后元明清各代有多种刻本流传,其中以清朝乾隆武英殿刻“九通本”最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