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显虽然是一个窝囊的皇帝;但他的故事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历史的回响。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地使用它;才能造福于国家和人民。同时;我们也应该铭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独特印记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经历;为我们书写了一部部生动而感人的历史篇章#唐朝历史#。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又名李哲,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子,是唐朝第四任和第六任皇帝,分别于683-684年和705-710年在位。 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656年11月26日),李显出生于长安,为唐高宗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先后被封为周王和英王。永隆元年(680年)章怀太子李贤...
所以说,唐代君主“曝光度”很高,但凡事都有例外,这段时期有一位君主的存在感很弱,也给人以“懦弱无能”的形象,他就是唐中宗李显。人们戏称他是“六位帝皇玩”,原因是他本人以及父亲、母亲、弟弟、儿子、侄子都是皇帝。李显原名李哲,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三子,显庆元年(656年)生于长安(今西安)。...
在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之前,作为唐高宗和武后的第三个儿子李哲,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李显,继位作皇帝的希望一直都很渺茫,因此在此之前他即没有为此而受到培养,也没有在当皇太子的三年中,为他新的皇位作任何准备。他既不象哥哥李弘那样,在作皇太子期间便有了许多令人称道的德行,也不象李贤那样很早就形成...
唐中宗李显(公元 656——710 年),又名李哲。显庆元年 11月生于长安。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公元 683年高宗病死后他继位,前后两次当政,公元 683—684年和公元 705—710 年在位,共计6年。李显 2 岁时封周王。公元 677 年 (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授雍州牧,改名哲。公元 680 年(永隆元年)...
可见李显的政治手段,毒辣老到,跟刘邦、朱元璋有得一比,根本不是懦弱愚蠢之人。以上,就是唐中宗李显,真实的历史形象。李显年轻时,的确比较天真幼稚,被武则天玩弄于股掌之间,但经过几十年的磨练,李显已经变成老练的政治家。他假装愚蠢软弱,麻痹武则天,然后扮猪吃虎,发动了神龙政变,登上皇帝宝座。同时,李显...
李显的故事也反映了权力与亲情之间的矛盾。他与武则天之间的关系,既是母子情深,又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这种复杂的关系使得李显成为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六、结语 李显作为唐中宗,他的统治充满了戏剧性与复杂性。虽然他未能完全掌握权力,但他的生平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对唐朝政治与社会的深刻洞察。李显的历史遗产...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人能像唐中宗李显,这样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背景。他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武则天,爷爷更是开创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父母双双当过皇帝,这样的出身堪称独一无二。然而,拥有最强背景的李显,人生却充满了戏剧性的起伏。他两次登基为帝,却两次被废黜;最终还落得被毒杀的悲惨下场。
李显原名李哲,是武则天的第三子,在两位皇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之后,被立为皇太子。李治病死后,李显继承皇帝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李显在位期间,中书令裴炎受高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