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四部是同一个祖宗,遂组成漠南蒙古六盟之一的哲里木盟,又称嫩江十旗。 02,科右中旗 科尔沁右翼中旗,又称为土谢图亲王旗,是翁果岱的长子奥巴支系。 奥巴在天命十一年(1626)五月归附后金国,清太祖弩尔哈齐亲自出城远迎,举行隆重的宴会接待他,还把养在宫中的侄孙女、舒尔哈齐之子图伦的女儿嫁给老奥巴,这个...
雍正十二年(1734年)第一次出现哲里木名称,用字“集鲁穆”,乾隆二年,当时内蒙古六个盟的名称全部一次性出现于“防秋”事务的实录中,说明以会盟地做为盟的名称,1737年时已成为共识,自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北部哲里木地方的会盟,成为具有行政职能的哲里木盟。科尔沁十旗会盟时代...
1、哲里木盟是:地名,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东北地区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被自治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2、哲里木系蒙古语,意为马鞍吊带,因清代内札萨克十旗会盟于哲里木山而得名。简称哲盟。东邻吉林省,南接辽宁省,西和西北连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面积5.95万平方千米。
清代的哲里木盟,常有四部十旗共组一盟的说法。四部指的是科尔沁部为首的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四个蒙古部落。十旗包括科尔沁部左右翼共六旗,札赉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各一旗,郭尔罗斯部前后二旗。1644年,科尔沁部被分为左、右两翼,各有前、中、后三旗,共六旗。其中右翼由土谢...
哲里木盟人民政府是哲里木盟的国家行政机关。简介 1954年3月,东部区行政公署撤销,恢复哲里木盟建制;4月,哲里木盟人民政府成立,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一级政权。内设机构 哲里木盟人民政府下设、监察处、计划委员会、统计科、工业处、手工业联社、交通科、农牧处、林业局、水利局、商业处、财政处...
通辽(原称哲里木盟),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松辽平原(即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邻接辽、吉二省。通辽市总面积5.953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5.31万。2021年,通辽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411.44亿元。
1958年4月,哲里木盟人民委员会改称哲里木盟行政公署,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构,不再行使一级地方政权的职能。至1968年1月,哲里木盟行政公署先后设有办公室、人事处、劳动局、翻译室、民政处、档案管理处、计划委员会、统计局、物资管理局、市场物价管理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业交通委员会、工业...
哲里木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旧地名,在蒙古语中意为“马鞍子下面的部落”。这个名称最初作为地名使用是在元朝时期,一直到清末仍然作为政治区划的正式名称被使用。下面详细介绍这一地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哲里木盟作为一个地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蒙古时期。蒙古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丰富的...
哲里木盟是现在的通辽市。哲里木盟历史上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盟,位于内蒙古东部。随着时间变迁,行政区划不断调整。现在哲里木盟已不再是内蒙古自治区下的行政机构划分单位,且其名逐渐被人们熟知的城市名称所取代,它就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哲里木盟这个名字曾是该地区重要的历史标识,...
1955年7月,哲里木盟人民政府改称哲里木盟人民委员会,仍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所领导的一级政权组织,盟人民委员会下设人事室、劳动科、民政处、监察处、计划委员会、统计科、工商局、工业局、手工业联社、交通科、农牧处、林业局、水利局、商业处、财政处、税务局、粮食局、公安处、文教处、卫生处、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