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泾溪》 唐·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哲理】愈是危险的地方,人们就会愈加小心,也就较少发生事故;相反,平坦安稳的地方,人们往往粗心大意,反而容易出问题。
1、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哲理使人深刻,本期精心整理20首经典哲理诗,总有几句让你读后豁然开朗。1.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简析】夕阳下的晚景确实很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光总是太匆匆,一如生命之花在最后时刻也要绚烂如霞。2. 《酬...
【哲理】只有虚假的,不好的东西才需要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是真实的,好的东西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了。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哲理】求贤助国、选拔人才,应在他们地位卑...
隐娘分享15首哲理诗,每一首都有一个名句,哪一首启发了你呢?《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哲理】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借助客观的事物之后,以往很难的...
1. 《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
诗词君分享25首哲理诗,每一首都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一首都有一个名句,哪一首启发了你呢?0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哲理】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
作品赏析:《八至》之诗写的很有哲理意味,李冶虽然一生为道士,却把夫妻关系写的最为绝妙。诗人通过由远与近、深与浅、高与明、亲与疏把东西、清溪、日月、夫妻之间的关系的写的淋漓尽致,具有深刻的辩证关系,以此诉尽了诗人人生的颓靡之态,颇为耐人寻味。《感遇·其一》【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这既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特别是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告诉人们一个处世哲理: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2、浣溪沙...
这次,我们整理了12首经典哲理诗,希望它们能让你读后豁然开朗。1.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悟: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母亲的爱都会如影随形。2.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