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鹿图》轴的内容是清乾隆六年,皇帝到木兰行围(即打猎)的实况记录。 郎世宁的《弘历哨鹿图》描绘的是清宫廷狩猎场面。哨鹿是清代宫廷的一种狩猎活动, 由人戴上鹿头并摹仿鹿的呜叫声,以引诱鹿群,待鹿群闻声而到时,猎者以弓箭火枪射杀。此画描绘弘历帝及其侍从人员骑着骏马,...
朗世宁 复制成油画在帆布上
清 郎世宁《画弘历哨鹿图》(局部) 纵267.5厘米 横31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画弘历哨鹿图》描绘的是乾隆皇帝在木兰围场“哨鹿”的场景。所谓“哨鹿”,指的是用木哨吹出似鹿鸣的声音以吸引鹿群并伺机围猎。该图描绘的便是“哨鹿”结束后,众人满载而归的场景。图中皇帝骑白马、挎红锦弓袋,侍从擎鹰牵犬。马匹...
《哨鹿图》轴是郎世宁的杰作之一,描绘了清乾隆六年(1741年)皇帝到木兰行围的实况。画面中最前列第三人,佩戴红锦“撒袋”骑白马的就是乾隆皇帝,这一年他30岁。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他在《御制题写照哨鹿图》中写道:这幅图是辛酉年(即乾隆六年),他第一次到木兰行围时命郎世宁画的。当时扈从的大臣们,比他...
《弘历哨鹿图》整体看起来有宋代山水画的风貌,构图组织严谨,人物树木刻画极工,右下角和中间延伸到左上角的松树的深色叶子与白色的一行马匹形成了画面最强烈的对比,再加上灰色的山,形成了非常美的节奏。近处人物与远处人物的远近大小透视关系加强了画面空间纵深感,看起来场面宏大,气势非凡。
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首次亲临木兰围场进行哨鹿活动,并命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记录下这一盛况,于是便有了《哨鹿图轴》的诞生。那么,何为哨鹿呢?哨鹿,满语称为“木兰”,是猎人通过木制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以引诱雌鹿出现,猎者再以弓箭或火枪射杀。这种狩猎方式不仅考验猎者的技艺与智慧,更是满族人狩猎骑射...
在这些活动中,哨鹿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是指预先安排人员吹响号角,模仿鹿的鸣叫声,以此来吸引大量的鹿群。这种传统习俗不仅是皇家狩猎的一部分,也承载着深厚的象征意义,体现了皇家对自然的尊重与和谐共处的理念。哨鹿图,正是这段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生动描绘,它记录了那个时代皇家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示...
#遇见艺术# 哨鹿图轴,郎世宁,现藏故宫博物院 描绘清乾隆六年(1741年),皇帝到木兰行围(即打猎)场景,蜿蜒曲折山路上,细节描绘生动
补图,,郎世宁精品手绘丝绢《哨鹿图》长卷,郎世宁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1688年生于意大利米兰,逝世于1766年。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郎世宁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0 0 发表评论 发表 作者最近动态 吃曲奇的饼干 2025-02-10 清迈普拉提体验:保持平衡中立的关键...
中国传世山水国画弘历哨鹿图 国画山水图片,中国传世山水画,中国传统,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国古典绘画,中国山水画,中国画,中国绘画 艺术设计共享与免费下载网站-素材公社(www.tooop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