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会议是公约的第15次缔约方大会,也是2009年京都议定书有效期结束后的首次全球气候变化峰会。会议以达成一个全球气候变化协议为目标,旨在取代京都议定书,并制定更加具有约束力的措施。 3. 哥本哈根会议的核心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与会各方将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进行磋商,并争取达成一项具有约束力的...
又称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1910年8月26—2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十七个国家的约一百名代表。会议通过决议,抗议俄国沙皇政府在芬兰的专制统治,支持各国妇女关于普选权的要求,号召各国社会党中的妇女为争取社会平等和政治解放而斗争。会议根据国际妇女联合会书记处书记蔡特金等人的提议,把3月8...
本文将介绍哥本哈根会议的历史背景、会议的议程及结论,并探讨国际社会对会议结果的看法。 一、历史背景 哥本哈根会议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会议。那次会议出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该公约的主要目标是“稳定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浓度水平,以确保大气中的任何预期人为干扰,都在一个时间框架...
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国际社会需要就2012年后的减排目标达成新的协议。此次会议被视为二战结束后最重要的国际性会议之一,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方向,也直接影响到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上,各国代表围绕减排目标、资金支持、技术转让等关键议题展开了...
中国这次参加哥本哈根会议是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我们可以说我们尽心、尽力了,而且尽到责任了。我们一直希望能够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但是直到我17号参加会议的时候,还没有一片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大量的斡旋,积极地推进,使哥本哈根会议总是向前迈进了一步。
此次会议被认为是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重要行动之一。会议的目标是通过制定全球性的减排目标和措施,以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 哥本哈根会议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急剧升温的严重威胁。科学家们广泛认为,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地球正经历着无法逆转的气候变化,如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
哥本哈根会议的讨论内容主要围绕以下方面:1.减缓气候变化:会议旨在通过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这包括就减排目标、时间表和监测/报告机制达成一致。2.适应气候变化:会议讨论了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3.技术转让与创新...
不管怎样,温室效应、哥本哈根会议是第一个用科学影响全球政治的事件,这似乎只在科幻小说中发生过。人类将进入全球科学时代,政治家必须懂科学,否则肩负不了责任,民众也必须懂科学,否则将有被奴役的危险,你是不是已经落后了? 【全球科学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
哥本哈根会议的最终成果可以总结如下:1、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哥本哈根协议提出了全球各国应该采取行动,以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