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叶杨,中药名。为杨柳科植物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xim.的根皮、树皮或叶。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止痛,活血通络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四肢不遂,龋齿疼痛,损伤瘀血肿痛。入药部位 根皮、树皮或叶。性味 味苦,性平。归经 ...
响叶杨(学名:Populus adenopodaMaxim.)是杨柳科,杨属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灰白色,树冠卵形。小枝较细,暗赤褐色,芽圆锥形,有粘质,叶片卵状圆形或卵形,先端长渐尖,边缘有内曲圆锯齿,齿端有腺点,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叶柄侧扁,苞片条裂,有长缘毛,花盘齿裂。花序轴有毛;蒴果卵状长椭圆形,种子倒卵状椭...
1、抗炎止痛 响叶杨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对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病症,响叶杨的提取物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清热解毒 响叶杨的叶子和树皮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效果,适用于治疗因热毒引起的疾病,如咽喉肿痛、皮肤疮疖等。 3、...
响叶杨中药信息 相关问答 基础信息 别名:白杨树、绵杨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四肢不遂;龋齿疼痛;损伤瘀血肿痛。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响叶杨的根皮、树皮或叶。 原形态:乔木,高达15-30m。树皮灰白色,光滑;老时深灰色,纵裂。小枝暗赤褐色,被柔毛;老枝灰褐色,...
响叶杨(原变型)是杨柳科杨属的植物,喜光,速生,根萌芽性强,天然更新良好,雌株较多,种子繁殖。插条、栽干不易成活。乔木,高15-30米。树皮灰白色,光滑,老时深灰色,纵裂;树冠卵形。小枝较细,暗赤褐色,被柔毛;老枝灰褐色,无毛。具有祛风止痛,活血通络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四肢不遂,龋齿疼痛,...
响叶杨(原变种)属于乔木,高15-30米。喜光,速生,根萌芽性强,天然更新良好,雌株较多,种子繁殖。插条、栽干不易成活。木材白色,心材微红,干燥易裂,供建筑、器具、造纸等用;叶含挥发油0.25%,叶可作饲料。为长江中下游海拔1000米以下山区土层深厚地方重要造林树种。形态特征 乔木,高15-30米。树皮...
响叶杨为杨柳科植物响叶杨的根皮、树皮或叶。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Xiǎnɡ Yè Yánɡ 【别名】风响树、团叶白杨(《中国树木分类学》),白杨树(《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响叶杨的根皮、树皮或叶。 【原形态】乔木,高15~30米。嫩枝棕色,具柔毛。叶互生;...
响叶杨,【药物名称】响叶杨 【别名】响朴叶,白杨树,山白杨。 【科属】杨柳科 【植物形态】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3米。树皮灰色,老树基部为暗黑色,稍有开裂,枝细长向上伸展,嫩枝棕色,具柔毛。叶互生,长枝
响叶杨用于散瘀活血,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痛,四肢不遂,损伤瘀血肿痛。 【拼音名】Xiǎnɡ Yè Yánɡ 【别名】响朴叶、白杨树、山白杨 【来源】杨柳科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 Maxim.,以根、叶、茎入药。 【生境分布】西北、华东、华中、西南。 【功能主治】散瘀活血,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痛,四肢不遂,损伤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