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王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犯长安后几个月。此诗先写安史之乱起,唐玄宗仓猝逃往成都的情景,再记叙王孙亲贵避乱匿身,后写国家乱极将治。作者在诗中既写了唐宗室逃离长安时连子弟都不能相顾的惊恐和王孙流落生的哀伤,也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关切同情和对肃宗的希望。
时杜甫身陷贼中,得见幸存王孙惨状,有感而作。观“昨夜东风吹血腥”句,诗当作于至德二载(757)春。 安史叛军攻破长安,大肆杀戮李唐宗室,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王孙们的悲惨遭遇是值得同情的。诗人亦陷贼中,感同身受,故对王孙的处境体贴入微,再三叮嘱其“善保千金躯”、“慎勿出口”、“慎勿疏”,并以唐室中兴有...
杜甫《哀王孙》原文与翻译 杜甫《哀王孙》原文与翻译 哀王孙 杜甫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腰下宝?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
联系杜甫平常对锦衣玉食的纨挎子弟的厌恶情绪看,此际应是出于一种人道的同情。 原来居住在华堂高殿中的王孙贵族们已经纷纷逃出长安,“走避胡”,一路逃亡出去。“金鞭断折九马死”,慌忙的逃命,以至于把金子装饰的马鞭都打断了、打死了九匹马,这是一种夸张,说明奔逃时候的惶恐之状,而且他们在逃跑的时候因为特别急...
哀王孙(杜甫)原文及赏析 《哀王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杜甫以其深沉的思想和直抒胸臆的风格而闻名于世。本文将为您带来《哀王孙》的原文和赏析。 哀王孙在燕,南方见王孙。 大漠穷秋塞,百羊皆冻死。 更无一肥羊,百犬吠空闺。 燕赵各怀土,从来共此时。 原文描绘了北方的严寒冬季,以及人民...
杜甫诗词《哀王孙》的诗意赏析 《哀王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犯长安后几个月。此诗先写安史之乱起,唐玄宗仓猝逃往成都的情景,再记叙王孙亲贵避乱匿身,后写国家乱极将治。作者在诗中既写了唐宗室逃离长安时连子弟都不能相顾的惊恐和王孙流落生的哀伤,也表现了诗人对他们...
剺面:匈奴风俗在宣誓仪式上割面流血,以表诚意。这里指回纥坚决表示出兵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狙:伺察,窥伺。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多可怜呵王孙,你万万不要疏忽,五陵之气葱郁,大唐中兴有望呀! 五陵:五帝陵。佳气:兴旺之气。无时无:时时存在。 小提示:杜甫《哀王孙》的翻译及注释内容...
《哀王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犯长安后几个月。此诗先写安史之乱起,唐玄宗仓猝逃往成都的情景,再记叙王孙亲贵避乱匿身,后写国家乱极将治。作者在诗中既写了唐宗室逃离长安时连子弟都不能相顾的惊恐和王孙流落生的哀伤,也表现了诗人对他们的关切同情和对肃宗的希望。全...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诗词类型:宋诗 哀王孙原文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