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咚咚喹,湖南省龙山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土家族咚咚喹起源于65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只能吹一个音的骨哨演变为能吹两个音的鸟哨,最后终于形成三孔一筒音的咚咚喹。咚咚喹发声清脆明快,打音、颤音兼备,由模拟鸟语虫鸣、风吹泉流之声而形成...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地理·中国]土家族特有的吹管乐器——咚咚喹 选集 更多 《地理·中国》 20250313 古村乡愁(二)·5 《地理·中国》 20250312 古村乡愁(二)·4 《地理·中国》 20250311 古村乡愁(二)·3 《地理·中国》 20250310 古村乡愁(二)·2 ...
“咚咚喹”是土家族一种极其古老的簧管气鸣乐器,主要流传于湖南西部土家族聚居的广大地区。从1994年5月在沅水湘西段贝丘遗址发现的两枚骨哨来看,它应当起源于65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只能吹一个音的骨哨演变为能吹两个音的鸟哨,最后终于形成三孔一筒音的“咚咚喹”。
网易云音乐是一款专注于发现与分享的音乐产品,依托专业音乐人、DJ、好友推荐及社交功能,为用户打造全新的音乐生活。
咚咚喹,土家语称“早古得”,是一种土家族的单簧竖吹乐器。虽然制作简单,但它能发出欢快清脆的旋律,深受土家族妇女和儿童的喜爱。咚咚喹可以独奏或重奏,两支在一起对奏时,音色明亮,曲调轻快活泼。它主要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桑植、保靖、永顺,以及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等地...
咚咚喹是土家族特有的吹管乐器,也是我孩提时最早接触的一种乐器。它用15公分左右的细竹尾制作而成,三孔一筒音,以竹头刀削簧片发声,因音质高亢亮丽、清脆悦耳,备受土家人特别是土家族妇女和儿童的喜爱。 说起咚咚喹,家乡有个凄美的传说。远古的时候,有个叫咚咚的土家后生被客王抓去...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咚咚喹》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侵权/举报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咚咚喹》 2021年3月12日发布 02:43 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咚咚喹》 讨论 登录参与讨论 这里的评论内容走失了 请检查网络后,点击空白处重试特色推荐 杀毒软件 软件下载 手机版 Windows版 Mac版 iPad版 TV版 服务 客服 ...
【中国作曲家】 作曲:罗毅-《咚咚喹》为管弦乐队而作, 视频播放量 325、弹幕量 0、点赞数 9、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4、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zzjjsjsjsj,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央音最新AI作曲算法:巴洛克风格 键盘对位,被他装到了!卡拉扬表演级耍帅瞬间,肢体强大的
🎶土家族的古老乐器:咚咚喹🎶 咚咚喹,也被称为“呆呆哩”,在土家语中被称为“早古得”。这是一种土家族的单簧竖吹乐器,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大约6500-7000年前),被认为是骨哨和鸟哨的传承者,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 尽管咚咚喹的制作过程相当简单,但它能够吹奏出欢快清脆的旋律,因此深受土家族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