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七年(前173年)贾谊被召回朝廷,文帝在宣室接见了他,可惜不询问政事而问“鬼神之本”,贾谊答得认真,文帝听得有趣,而且称赞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荒诞无稽的鬼神说倒引起皇帝的欣赏,而且也给贾谊的命运带来小小转机,汉文帝让贾谊做他最喜爱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的太傅,这实在是莫大的悲...
先说《七绝咏贾谊》,首句写贾谊有杰出的才华,次句转写贾谊这么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反到是遭贬,三四句写对贾谊的死不值,表达对贾谊因自责和哀伤而死表示了无限的痛惜之情。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贾谊的才华十分称赞,对其怀才不遇、仕途受挫、未获重用而非常惋惜;同时对贾谊那种自伤、脆弱、愚忠、迂腐的性格作了...
《咏贾谊》的注释如下:少年倜傥廊庙才:指贾谊年少时便展现出豪爽洒脱的性格,且才华横溢,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其中,“廊庙”比喻才能和才气,可任朝廷要职的人。胸罗文章兵百万:形容贾谊胸中藏有锦绣文章,且他的治国策略如统军韬略,能指挥百万军队。这里的“胸罗文章”指贾谊的政论文等作品,“兵...
七律·咏贾谊 毛泽东 少年倜傥廊庙才, 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 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 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 空白汨罗步尘埃。 【赏读】 这是一首咏史诗,是毛泽东1964年所作。诗中沉痛地表达了对贾谊空有超凡才华却徒然空耗...
《咏贾谊》是一首毛泽东写的七言古诗,收录于《毛泽东诗词集》。原文 贾咏谊 毛泽东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情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注释 (少年倜傥(titang替淌)廊庙才)本句是说,贾谊年少有才,豪爽洒脱,是国家的...